• xiū
  • w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wǔ xiū wén

成语解释: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成语出处: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棄武修文

英文翻译:Abandon martial arts and cultivate writing

弃武修文的意思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修:1.修饰:装修。修辞。2.修理;整治:修车。修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写;编写:修函。修史。修县志。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修养。修业。进修。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5.修行(迷信):修炼。修仙。6.兴建;建筑:修建。修水库。新修了一条铁路。7.剪或削,使整齐:修树枝。修指甲。8.指修正主义:反修防修。9.姓。10.长;高:修长。修竹。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成语评论

什么是“弃武修文”?字面意思是放下武器、转向文化,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比如一位年轻时沉迷网络游戏的少年,突然决定卸载所有游戏软件,每天泡在图书馆研究编程——这就是一种“弃武修文”的生动体现。他用键盘代替了虚拟世界的刀剑,用代码构建起真实的人生护城河。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转变吗?看看直播行业就明白了。某带货主播曾因直播间骂战被封号,后来改做农产品知识科普,不仅粉丝量翻倍,还帮偏远山区打开了销路。当他把攻击性语言换成田间地头的真实故事,商业价值反而实现了质的飞跃。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修文”的开放性。就像小区里那位退伍兵大哥,把晨练时打军体拳的习惯改成教孩子们写毛笔字。宣纸上的墨迹不比操场的口号声更震撼人心吗?这种转变无关对错,关键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不妨再想想国际关系领域。北欧某国二十年前裁减军费开支,将资金投入教育体系改革。如今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反而成为国家安全的隐形盔甲。当知识储备比弹药储备更重要时,“文”的力量早已突破传统认知边界。

从街头巷尾到世界舞台,“弃武修文”从来不是软弱的选择。它更像是在纷扰中按下暂停键,给冲突的齿轮抹上思想的润滑油。毕竟,能说服别人坐下喝咖啡的,何必非要逼对方跪着举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