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à
  • xiū
  • w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ì xià xiū wén

成语解释: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有才文人早死

繁体字形:地下修文

英文翻译:A literatus has died.

地下修文的意思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修:1.修饰:装修。修辞。2.修理;整治:修车。修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写;编写:修函。修史。修县志。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修养。修业。进修。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5.修行(迷信):修炼。修仙。6.兴建;建筑:修建。修水库。新修了一条铁路。7.剪或削,使整齐:修树枝。修指甲。8.指修正主义:反修防修。9.姓。10.长;高:修长。修竹。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地下修文”这个成语!说白了,它字面意思是“在地下继续写文章”,但实际用来比喻文人去世后,作品依然流传或被人续写。举个栗子,老张总说:“要是哪天我不在了,这些手稿就当是‘地下修文’吧,你们可别让它们吃灰啊!”你看,这话里既有无奈,又带着对作品的执着,是不是挺有意思?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为啥能流传到现在?”嘿,还不是因为咱们骨子里重视文化传承嘛!就像《红楼梦》后四十回虽然不是曹雪芹亲笔,但高鹗续写的版本照样被捧成经典。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地下修文”的活例子吗?文化这东西啊,就像接力赛,总有人接着跑下去。

再说个接地气的场景。隔壁李婶的儿子搞网络小说,突然生病住院,读者急得在评论区刷屏:“大大快点好起来,要不咱们众筹找人‘地下修文’得了!”这话听着像玩笑,其实透着对创作的尊重。要我说啊,甭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能让人惦记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AI都能续写小说了,这事儿算不算新时代的“地下修文”?前两天看到个新闻,有人用程序续写金庸作品,结果被网友喷成筛子。依我看啊,机器能模仿文字,但那份人间烟火气——什么爱恨情仇、家国情怀——可不是敲代码能敲出来的。文化的根,终究得扎在人的土壤里。

最后抛个问题:如果百年后你的朋友圈被人翻出来续写,你会不会觉得挺魔幻?要我说,文字这玩意儿比人活得长,与其担心“地下修文”,不如现在多写点真心话。指不定哪天,你的某句话就成了别人眼里的星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