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gāo dì xià
成语解释: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天高地下
英文翻译:From heaven to earth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天高地厚”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有人问:“你总说创业难,到底难在哪儿?”可以回答:“没真正干过的人,往往不知天高地厚——以为租个办公室招几个人就能成功,其实市场变化比台风天还难预测。”这里既点出认知偏差,又用自然现象作类比,让抽象概念变具体。
为什么古人用“天地”形容事物的程度?其实这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想象三千年前的农夫仰观星斗、俯察土壤,天地就是认知的边界。如今科技发达,但“天高地厚”依然鲜活,比如评价科研成果时会说:“他研究的量子领域,真是天高地厚般的深邃。”这种跨越时空的适配性,恰恰说明成语的生命力。
有个误区要注意:不是说所有宏大事物都能套用。比如描写亲情时,“父母的恩情如天高地厚”就略显违和。更恰当的用法是:“刚入行的设计师不知天高地厚,非要用十种字体排版海报。”这里的反差感既有趣,又暗含批评意味。个人觉得,成语就像调味料,放对地方才能提鲜。
年轻朋友常问:“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老气?”完全不会。新媒体文案里就有成功案例:“你以为网红带货很简单?这行的水可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天高地厚的套路等着新人踩坑。”传统成语嫁接网络热词,反而碰撞出新趣味。语言本就是流动的活水,关键看如何创造性使用。
有人质疑:“现代人还需要学成语吗?”看看这个例子就明白:当投资人拒绝初创团队时说:“你们对供应链的理解太天真了。”换成“你们还没摸清这个行业的天高地厚”,既保留体面,又传达深意。中文的委婉智慧,在成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分享个观察:越是快节奏的时代,“天高地厚”越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保持敬畏——对自然、对专业、对未知领域。就像登山者不会小瞧任何一座山峰,真正做事的人,心里都装着这个成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