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ōng míng ruì zhì
成语解释:聪明:天资高,智力发达。睿智:智能,英明而有远见。天资高,有智能,有远见。亦作“聪明睿哲”、“聪明睿达”。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夸奖人
繁体字形:聰明叡智
英文翻译:intellectual virtues
聪:1.听觉;听觉灵敏:失聪。耳聪目明。2.聪明:聪慧。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睿:有智慧;看得深远:睿智。
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你别说,"大智若愚"这成语可真有意思。字面意思是"聪明人看着像傻子",但核心到底想说啥?说白了,它强调的是真正的高人不会刻意显摆。比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面对诸葛亮送女装挑衅时,他乐呵呵穿上还跳起舞——这老狐狸用装疯卖傻化解危机,你说妙不妙?
咱来唠唠"举一反三"这本事。为啥老师总爱强调这个能力?说白了就是培养触类旁通的思维嘛!好比学做红烧肉,掌握了火候和糖色,转头就能做糖醋排骨。当代职场更需要这种能力,毕竟老板可不会手把手教每件事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句老话叫"见微知著",听着文绉绉的,其实特别接地气。举个现实的栗子,同事小王总能在会议前十分钟主动调试投影仪,就凭这细节,领导放心把年会策划交给他。这事儿说明啥?细节处的用心,往往比空喊口号更让人信服。
突然想到个问题:聪明和睿智有啥区别?依我看啊,聪明是解题能力,睿智是解题眼光。就像下棋,聪明人能算三步棋,而睿智者早看清整个棋局。现在有些家长逼孩子背公式,倒不如带他们多观察生活,培养对事物的通透理解。
最近在书里读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话真是醍醐灌顶。创业者要是只盯着眼前KPI,很容易栽在行业趋势变化上。反观那些百年老字号,哪个不是既做好产品又把握时代脉搏?所以说啊,战略眼光比战术勤奋更重要,这事儿靠谱!
最后说个冷知识,"运筹帷幄"原本是讲在军帐里谋划战事。放现在完全可以理解为项目管理嘛!我有个做产品经理的朋友,总能在需求评审会上预判各种风险,提前准备三套方案。要我说,这种未雨绸缪的本事,才是现代职场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