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xuě cōng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人聪明非凡。
成语出处: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纯洁聪明
繁体字形:冰雪聰明
英文翻译:extremely intelligent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聪:1.听觉;听觉灵敏:失聪。耳聪目明。2.聪明:聪慧。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哎哟喂,你说这“冰雪聪明”到底咋用才合适呢?咱先举个栗子。隔壁老王家闺女才五岁,古诗背得溜不说,连九九乘法表都倒背如流,街坊邻居都夸这孩子真是冰雪聪明——你看,这不就用来形容天赋异禀的小朋友嘛!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小孩身上吗?其实不然。上周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Excel里的复杂公式,主管摸着下巴直点头:“小伙子看着斯斯文文,做起事来倒是冰雪聪明。”所以说啊,这词儿完全能用在成年人身上,关键得突出那种机灵劲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用这成语可得注意场合。要是夸四十岁的中年大叔“冰雪聪明”,听着是不是有点怪怪的?这时候换成“老谋深算”可能更合适。你看,成语就像调味料,得看菜下碟才够味儿。
要我说啊,现在人用成语总爱照搬老套路。就像“冰雪聪明”这词,明明能玩出新花样,为啥非得框在传统用法里?比如说游戏主播操作行云流水,弹幕刷屏“主播这波操作真是冰雪聪明”,这不也挺带感嘛!语言嘛,本来就是活的,得跟着时代往前挪两步。
话说回来,类似的成语还有“蕙质兰心”“七窍玲珑”,听着都文绉绉的。要让我选,还是“冰雪聪明”最接地气。就像冬天里啃着冰糖葫芦看冰灯,既透着灵气又不端着架子。下次夸人时不妨试试,保准比干巴巴说“你真聪明”有意思多啦!
最后叨叨一句,用成语最怕张冠李戴。记得有次听人说“这孩子胖得冰雪聪明”,差点没把我笑岔气。记住了啊,“冰雪”说的是纯净通透,“聪明”说的是机敏伶俐,可别跟体重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