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sī jiān gù
成语解释: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补语;指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繁体字形:公私兼顧
英文翻译:take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into account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私:1.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私事。私信。私有。2.自私(跟“公”相对):私心。大公无私。3.暗地里;私下:私访。窃窃私语。4.秘密而不合法的:私货。私盐。私通。
兼:1.把两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顾:1.回头看;泛指看。例:回顾。举目四顾。2.拜访:三顾茅庐。3.照管;注意:奋不顾身。顾大局。4.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惠顾。顾客。5.文言副词。反而:足反居上,首顾居下。6.文言连词。但是;只是:虽年高,顾精神不减。
“公私兼顾”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小王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一边通过线上会议处理工作,既尽了孝心,又没耽误项目进度——这就是典型的公私兼顾。这时候有人会问:职场人真能做到两头不耽误吗?其实关键在于“动态平衡”,而不是死板地切割时间。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某互联网公司推出“带宠物上班日”,员工既能撸猫解压,又能在茶水间碰撞出产品灵感。老板私下说:“员工心情好了,创意自然来,公司效益也上去了。”这算不算公私兼顾?当然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能持续的前提,是公司建立了清晰的绩效评估标准,避免“以宠代工”的跑偏。
有人质疑:强调公私兼顾会不会变成道德绑架?比如要求员工“自愿”加班完成公益项目。这里有个判断窍门:真正的公私兼顾应该像太极图,黑白交融但界限分明。我观察到,那些能长期践行这个理念的企业,往往会把社会责任写入公司章程,而不是靠临时动员。
上周在社区见到件暖心事。水果店老板每天把品相稍差但还能吃的水果做成免费果切,既减少了浪费(公),又为店铺赢得好口碑(私)。这种“顺带手”的智慧,比刻意为之更显自然。这让我想到,好的公私兼顾应该像呼吸一样——不需要刻意计算呼和吸的时间比例。
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创新实践。比如远程办公技术让育儿父母不再被迫二选一,绿色能源企业通过环保技术实现盈利。这些案例都在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重要的是记住:天平偶尔倾斜很正常,只要底座始终朝着双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