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zh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zhōng wǎ fǔ

成语解释: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才和庸才

繁体字形:黄鐘瓦釜

英文翻译:Huang Zhongwa cauldron

黄钟瓦釜的意思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钟: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5.姓。6.同“”。

瓦:[wǎ]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2.用泥土烧成的:瓦盆。瓦器。3.姓。4.瓦特的简称。1秒钟做1焦的功,功率就是1瓦。[wà]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就等着瓦瓦(wǎ)了。

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成语评论

黄钟瓦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里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你走进一家公司,发现团队里既有专业扎实、做事靠谱的骨干(黄钟),也有只会拍马屁、推卸责任的混子(瓦釜),这种“好赖共存”的现象就是典型的“黄钟瓦釜”。

为什么会出现黄钟瓦釜的现象?其实这和人性的复杂性有关。任何群体都像一锅汤,有人负责提鲜,有人可能只是凑数。比如一个班级里,既有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也有沉迷游戏的后排同学——这种差异化的存在,反而让社会有了更多元的生态。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知道瓦釜没用,为什么不直接淘汰?”现实往往比理想复杂。就像家里总有几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旧物,组织中也可能因为人情、利益或短期需求保留不那么合适的人。不过长期来看,黄钟的价值终究会沉淀下来,就像经典音乐永远不会被网络神曲取代。

说到个人选择,我觉得黄钟瓦釜的对比特别有启发性。刚工作那几年,我也在“当瓦釜轻松摸鱼”和“做黄钟辛苦成长”之间纠结过。后来发现,虽然瓦釜短期内压力小,但黄钟路线带来的专业积累,才是真正抗风险的硬通货。就像手机里的APP,高频使用的永远是那几个核心功能。

看待这个成语不必非黑即白。现在的文化市场就是个典型例子——既有严肃文学(黄钟),也有土味短视频(瓦釜)。表面看是雅俗对立,实际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关键不在于消灭瓦釜,而是培养自己的判断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交响乐,什么时候可以刷个搞笑视频放松。

下次遇到团队里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不妨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瓦釜的存在,才让黄钟的价值更耀眼。与其抱怨环境,不如专注打磨自己的“音色”。毕竟在这个兼容并包的时代,真正的黄钟从来不会被瓦釜的声音淹没,反而会因为坚持品质而获得更长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