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shǔ shēn méng
成语解释:黍:黄米;鸡黍:指待客的饭菜;深盟:深厚的交往。形容朋友之间友谊深厚
成语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因此乞天恩先到泉台上,才留的这鸡黍深盟与那后人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鶏黍深盟
英文翻译:Deep alliance of chicken and millet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黍: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碾成米叫黄米,性黏,可酿酒。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盟:1.宣誓缔约:会盟。海誓山盟。2.发(誓):盟一个誓。3.旧时结拜的(兄弟):盟兄。盟弟。4.团体与团体、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体:工农联盟。军事同盟。5.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朋友老张和小李十年前约定,退休后要一起回老家种果树。去年老张查出重病,小李二话不说辞了工作,陪他回乡养病。两人在果园边搭起木屋,每天浇水施肥,仿佛十年前那句“咱俩一块儿干”的承诺从未被时光冲淡。这就是“鸡黍深盟”的现实写照——那份超越利益的纯粹约定,在快餐式社交盛行的今天,像山泉般清冽透亮。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真挚情谊?《后汉书》里范式为亡友张劭抬棺的故事,表面看是守约行为,实则是心灵契约的外化。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确认过眼神”,真正的承诺从来不需要法律条款约束,它是两个灵魂在某个瞬间产生的共鸣共振。
去年社区组织邻里互助,三楼王阿姨主动承包了独居老人的送餐服务。有次暴雨淹了道路,她蹚着齐膝深的水准时把饭盒送到,裤管还在滴水就笑着说:“答应的事哪能反悔”。这种带着烟火气的坚守,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贴近“鸡黍深盟”的精神内核。
现代人还需要这种古老承诺吗?观察发现,越是科技发达的社会,口头约定的分量反而越重。程序员群体中流行的“代码誓约”,创业者之间的握手为盟,本质上都是“鸡黍深盟”的变体。当社会运转速度突破临界点,书面契约的滞后性反而凸显了诚信本心的珍贵。
在江南古镇见过一对银匠师徒,师傅传艺前让徒弟对着老榔头起誓“不造次品”。二十年过去,徒弟的店铺依然挂着那柄锈迹斑斑的榔头。这种行业匠心的传承,恰似“鸡黍深盟”在现代社会的延伸——它不再局限于私人友谊,而是演变成某种职业信仰的具象化表达。
深夜加班时,同事默默递来的温咖啡;暴雨天邻居帮忙收的晾晒衣物;这些微小却温暖的守信瞬间,构筑着社会的温情底色。或许我们不必刻意追求范式张劭的千古佳话,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现代版“鸡黍深盟”的践行者——在约定俗成的时代,活出点不同寻常的认真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