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泣:无声的哭;吞声:不敢出声。不敢放声大哭。
成语出处: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怅然惨,娇魂怨,饮泣吞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飲泣吞聲
英文翻译:to cry without making a noise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泣:1.小声哭:暗泣。哭泣。泣不成声。2.眼泪:饮泣。泣下如雨。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