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
  • lái
  • kāi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 lái kāi kǒu

成语解释:见“饭来张口”。

成语出处: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坐享其成

繁体字形:飯來開口

英文翻译:have only to open one 's mouth to be fed -- lead an easy life , with everything provided

饭来开口的意思

饭:1.煮熟的谷类食品。特指米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饭。晚饭。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成语评论

“饭来张口”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比如有人问:“小王在家从来不做家务,连倒杯水都要喊妈妈帮忙,这算不算‘饭来张口’?”答案很明确——当然算!这个成语原本形容人极度依赖他人照顾,连吃饭都要别人递到嘴边,现在常用来批评缺乏自理能力或过于懒惰的人。

但换个角度看,“饭来张口”真的全是坏事吗?比如老人腿脚不便时,子女主动端饭送水,这种“被依赖”反而成了亲情的体现。有人可能会问:“依赖和互助的界限到底在哪儿?”其实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自愿——如果一方长期只索取不付出,甚至把别人当工具,这才是成语真正讽刺的对象。

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家庭反而在“反向实践”这个成语。比如张阿姨每天变着花样给孙子做营养餐,小家伙吃得开心,老人也乐在其中。这让我想到:当代社会物质丰富后,“饭来张口”的内涵是否在悄悄变化?当服务变成爱的表达,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这个词背后的情感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培养独立能力依然重要。记得邻居家读初中的孩子,去年参加夏令营连鸡蛋壳都不会剥,闹出不少笑话。这提醒我们:适当的“饭来张口”可以是温情,但若变成生存技能的缺失,就可能成为成长的绊脚石。如何在关爱与放手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每个家庭都要思考的课题。

最近发现,连宠物界都有类似现象。朋友家的猫被惯得只会对着空碗喵喵叫,等人添粮,这不就是动物版的“饭来张口”吗?看来这种依赖现象,还真是跨越物种的普遍存在。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哪天智能机器人能真正实现“饭来张口”的服务,人类是会变得更幸福,还是更退化?这个问题,或许要留给时间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