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sūn lù sù
成语解释:飧:晚餐;露:露水,露天;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成语出处:宋·陆游《壮士吟》:“风飧露宿宁非苦,且试平时铁石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旅途艰辛
繁体字形:風飱露宿
英文翻译:A night out in the wind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飧:晚饭。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说到“风飧露宿”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它字面意思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举个例子:有人辞职去环游中国,骑自行车穿越无人区,路上只能啃干粮、睡帐篷,朋友调侃他“你这是风飧露宿修仙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想问:“现在都有高铁酒店了,谁还会经历这种苦日子?”其实这个成语早已跳脱字面意义。比如互联网创业者连续三个月熬夜改方案,凌晨三点还在公司吃泡面,同事开玩笑说“咱们也算风飧露宿了”——这里说的不再是自然环境,而是奋斗过程中的坚持。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古人要用“风”和“露”来形容艰难?我猜这和农耕文明有关。以前人们靠天吃饭,风雨无常直接影响生存。现在虽然生活环境改善,但每个人心里都藏着类似的体验:赶项目的程序员见过凌晨四点的月光,急诊科医生经历过连续36小时的值守,这些现代版“风飧露宿”同样传递着直面挑战的勇气。
有人可能会困惑:“吃苦难道值得歌颂吗?”我倒觉得成语背后藏着更深的智慧。就像露营时虽然睡不踏实,却能看见城市里看不到的星空;工作中拼尽全力时虽然累,却能收获突破自我的成就感。风飧露宿从来不是目的,而是告诉我们:有些值得追求的事物,往往需要穿越暂时的困难才能抵达。
下次看到这个词,不妨想想自己生命中的“露宿时刻”。或许是在异国他乡迷路时陌生人的一顿热饭,或许是创业失败后重整旗鼓的那个清晨。这些带着凉意的片段,最终都会变成滋养成长的露水,在记忆里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