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ǎo xíng lù sù
成语解释: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成语出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旅途的艰辛
繁体字形:艸行露宿
英文翻译:pass the night in the open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哎呦,说到“草行露宿”这成语,你可能会问:这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形容人在旅途或野外过得特别辛苦,连个正经住处都没有,只能在草丛里走、露天里睡。比如:“古代赶考的读书人,常常草行露宿,就为了能准时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你品,这画面感是不是瞬间拉满了?
那问题来了,现在还有人需要“草行露宿”吗?嘿,还真别说!比如现在有些徒步爱好者,专挑深山老林挑战自我,晚上裹个睡袋直接躺地上。他们嘴上说着“这叫亲近大自然”,实际体验嘛……懂的都懂,蚊子咬、冷风吹,第二天起来腰酸背痛——可不就是现代版草行露宿嘛!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背后其实藏着古人的智慧。以前交通不发达,出一趟远门动不动就得“草行露宿”,但人家愣是能咬牙坚持下来。换成现在的人,可能手机没信号就要抓狂了吧?所以啊,咱得佩服老祖宗的韧劲儿,这精神放今天照样不过时。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团建搞野外生存训练,新人小李第一天就累趴了,在帐篷外嘟囔:“这和草行露宿有啥区别?”结果带队的老王哈哈一笑:“区别大了!咱们这叫团队建设,古代人那是被迫吃苦!”你瞧,同一个场景,换个角度看问题,心态立马不一样了。
个人觉得啊,“草行露宿”这事儿关键看目的。要是为了心中目标主动选择吃苦,比如创业者熬夜赶项目、运动员坚持训练,这种“草行露宿”反而成了勋章。但要是被迫受苦还看不到希望,那可真叫遭罪了。所以啊,甭管时代怎么变,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敲个黑板:下次听到有人说“草行露宿”,别光想着苦哈哈的画面。往深里琢磨,这可是自带逆袭属性的成语——毕竟能扛住这种苦日子的人,早晚能等到柳暗花明的那天。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没有在草丛里打过滚的人,哪配得上星光下的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