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liú yǔ sàn
成语解释: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成语出处:晋·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朋友亲人的分散
繁体字形:風流雨散
英文翻译:Wind and rain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风流雨散”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幅水墨画,但具体怎么用?举个例子:大学毕业那天,几个室友各奔东西,有人南下闯荡,有人回乡考编,原本热闹的寝室突然变得空荡荡的——这不正是“风流雨散”的真实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朋友分别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这个成语自带诗意滤镜。就像春天的花瓣被雨水打散,既带着遗憾的美感,又暗含“自然规律”的意味。比如老城区拆迁时,街坊邻居们拿着搬迁通知书互相道别,那种带着时代变迁感的离别,用“风流雨散”形容就特别贴切。
职场中也藏着这样的场景。去年我们部门重组,朝夕相处的同事被分到不同项目组。午休时看着突然冷清的茶水间,组长感慨道:“真像阵急雨把咱们冲散了。”这种既无奈又接受现实的语气,恰好符合成语中“风雨无常”的意境。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自带“未完待续”的留白。就像我表姐远嫁德国时,舅舅在机场红着眼圈说:“咱们家这是要风流雨散咯。”结果现在视频通话时,小外孙正用德语喊“外公”,倒成了新的联结。所以说离别未必是终点,可能只是换了种相处方式。
从个人经验看,现代社会的“风流雨散”其实带着温柔底色。去年健身房的私教转行做自媒体,虽然见不到面,但刷到他教居家锻炼的视频反而更实用。这种带着时代特色的新型人际关系,或许正是古老成语在当下的新注解。
下次遇到渐行渐远的朋友,不妨换个角度想:就像被春风吹散的蒲公英,看似各自飘零,其实都在寻找适合生长的土地。带着这样的心态,或许能更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聚散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