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iān bì xiàng lǐ
成语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补语、状语;形容分析透彻
繁体字形:鞭辟向裏
英文翻译:demolish with penetrating criticism
鞭:1.鞭子:扬鞭。快马加鞭。2.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钢鞭。竹节鞭。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竹鞭。4.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鹿鞭。牛鞭。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来响声连续不断:一挂鞭。放鞭。6.鞭打:鞭马。掘墓鞭尸。
辟:[bì]1.君主:复辟。2.姓。3.排除:辟邪。4.同“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pì]1.透彻:精辟。透辟。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向:1.方向:志向。风向。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4.偏袒:老乡向老乡。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6.姓。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哎哟,说到“鞭辟向里”这个成语,不少朋友可能会挠头:“这词儿听着文绉绉的,到底咋用啊?”别急,咱们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公司开会时,老张突然一拍桌子:“咱别光说销量下滑,得鞭辟向里看看产品设计是不是没跟上用户需求!”你瞧,这话不光点出了问题,还直奔核心,这就是典型的“鞭辟向里”——说白了,就是别在表面打转,得往根儿上挖。
有小伙伴可能要问:“那这和‘一针见血’有啥区别?”嘿,这个问题提得妙!虽然都是说分析得透彻,但“鞭辟向里”更强调层层深入的思考过程。比如说小美写论文被导师批注:“第二章数据呈现很详细,但要鞭辟向里,得结合社会背景分析数据背后的成因。”这里可不是简单指出问题,而是引导你像剥洋葱似的,一层层揭开现象找到本质。
说个我自己的经历吧!去年帮邻居调解家庭矛盾,刚开始两边光在抱怨“TA从来不洗碗”“TA总乱花钱”。后来我插了句:“咱们鞭辟向里想想,这些琐事背后是不是缺乏有效沟通?”结果你猜怎么着?两夫妻愣住三秒,突然开始聊起工作压力导致情绪积压的问题。你看,有时候往深里多想一步,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冒头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短视频刷多了,大家容易养成“浅思考”的习惯。就像刷到个美食视频,光看摆盘漂亮就点赞,很少人追问:“这菜为啥要这么调味?食材搭配有啥门道?”要是能带着点鞭辟向里的精神,保准能练出“吃货界的福尔摩斯”本事!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鞭辟向里可不是让人钻牛角尖啊!它更像是拿着放大镜找蚂蚁洞——既要看得细,又要懂得适可而止。下次遇到难题,不妨试试这个思维工具,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