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fù xián bì
成语解释: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投降
繁体字形:靣縛銜璧
英文翻译:To bind one's face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缚:1.捆绑:束缚。作茧自缚。手无缚鸡之力。2.姓。
衔:1.马嚼子。2.用嘴含:燕子衔泥。3.怀在心里:衔恨。4.接受:衔命。5.职务和级别的名号:职衔。军衔。大使衔。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白璧无瑕。
“面缚衔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藏着生动的历史故事。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用:“项目失败后,他主动面缚衔璧,向团队承认了自己的决策失误,反而赢得了大家的理解。” 这里的“面缚衔璧”不再是古代的投降仪式,而是一种直面错误的勇气。
什么是“面缚衔璧”的核心含义?字面意思是“反绑双手,嘴里含着玉璧”,源自古代战败者赤裸上身、自缚请罪的场景。如今,它更多被用来比喻彻底承认失败或错误,放弃抵抗的姿态。比如在家庭矛盾中:“看到妻子眼眶发红,老王终于面缚衔璧,承认自己不该忽略她的感受。”
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用这种古老仪式做比喻?我发现,这个成语的张力在于物理动作与心理状态的强烈对照。当历史剧里出现“败军之将面缚衔璧,跪呈兵符”的画面,观众瞬间就能理解这是彻底臣服的标志。这种视觉冲击力,让它在表达“完全认输”时格外生动。
有个有趣的现象:职场中善用这个成语的人,往往人际关系更融洽。比如新人犯错时说:“这次活动搞砸了,我面缚衔璧听凭处置。” 主管反而会笑着摆手:“下次注意就行”。这印证了我的观察——人类对真诚的脆弱性有着天然的宽容。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面缚衔璧”不该只是失败者的专利。主动卸下防御的姿态,反而可能打开新局面。就像邻居张叔修车失误弄坏我的引擎后,他带着工具箱上门说:“今天我面缚衔璧来了,你说怎么修就怎么修。” 这种幽默化的使用,让原本尴尬的场面顿时轻松起来。
下次当我们需要承认错误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分量。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担当不在于掩饰完美,而在于坦然接受不完美。毕竟,玉璧再珍贵,也比不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