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òu
  • tǎn
  • m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òu tǎn miàn fù

成语解释: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顺从投降

繁体字形:肉襢靣縛

英文翻译:Skin in the face

肉袒面缚的意思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袒:1.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露。袒胸露臂。2.袒护:偏袒。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缚:1.捆绑:束缚。作茧自缚。手无缚鸡之力。2.姓。

成语评论

肉袒面缚”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意思并不复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考试作弊被抓,他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低着头把作弊纸条交出来——这就是现代版的“肉袒面缚”。古人脱衣露体、反绑双手的投降仪式,本质上和这个场景一样,都是通过主动示弱来表达悔过诚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么夸张的方式认错呢?这其实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诚意”的重视程度。就像现在法官量刑会看被告态度,古人觉得光嘴上道歉不够,必须用身体语言强化悔意。这种文化传统至今仍在影响我们,比如犯错后主动写检讨书、当众鞠躬道歉,本质上都是现代社会的“肉袒面缚”。

我在博物馆见过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上面描绘的投降场景特别有意思:败军将领光着膀子,却把最值钱的玉璧捧在手上。这让我想到现代商务谈判中的示弱技巧——甲方强势压价时,乙方负责人主动摘下名表搁在桌上,笑着说“我们真的没利润空间了”。这种策略性示弱,和成语传递的智慧如出一辙。

有个有趣的现象:虽然现代社会不再需要真的脱衣服,但“肉袒面缚”的精神内核反而应用更广了。比如企业危机公关时,CEO亲自出镜九十度鞠躬;网红直播翻车后素颜出镜道歉。这种主动暴露脆弱面的做法,往往比强硬辩解更容易获得谅解。这或许说明,人类对真诚悔过的判断标准,千百年来其实变化不大。

最后分享个观察:我老家祠堂保留着清代调解纠纷的文书,上面记载着当事人要“赤膊负荆”来请罪。如今村里调解矛盾,长辈还是会要求过错方当众敬茶认错。这种文化传承提醒我们:解决问题时,主动放低姿态往往比争强好胜更有效。有时候,示弱不是认输,而是通向和解的智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