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án
  • shùn
  • f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 rán shùn fēng

成语解释:望风顺从。

成语出处:唐·张说《广州督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靡然顺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表示臣服

繁体字形:靡然順風

英文翻译:go with the fashion

靡然顺风的意思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成语评论

靡然顺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描述的现象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比如社交媒体上突然爆红的某个挑战,大家一窝蜂地模仿,甚至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不就是“靡然顺风”吗?

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容易跟风?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真实:当多数人选择同一个方向时,个体会天然产生“跟着走更安全”的心理。就像过马路时看到人群开始移动,哪怕没看清红绿灯,也会下意识跟着走。这种从众心理既能帮助群体快速决策,也可能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办公室下午茶点单时,前三个人都选了奶茶,第四个人明明想喝咖啡,最后也跟着点了奶茶。这种现象里既有“不想显得不合群”的顾虑,也藏着“大家选的总不会错”的侥幸。

值得思考的是:跟风一定不好吗?其实不然。当新技术(比如移动支付)普及时,主动适应反而能提高效率。但关键要分清“合理顺应”和“盲目跟随”的区别——前者是基于实际需求的判断,后者可能只是害怕掉队的焦虑。

我个人观察到,年轻人现在反而开始警惕过度跟风了。比如最近流行的“反季穿搭”,本质就是在主流审美中寻找个性表达。这说明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会自然产生“既要融入,也要保留自我”的平衡需求。

最后想说的是,风往哪吹从来不由个人决定,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片有方向的叶子。下次遇到热潮时,不妨先停三秒问问自己:这阵风,是推着我向前走,还是裹挟着我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