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òu bīng diāo qióng
成语解释:琼:美玉。比喻作品风格明洁或构思新颖精巧
成语出处:明 杨慎《升庵诗话 孙器之评诗》:“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文章构思新颖
繁体字形:鏤冰鵰瓊
英文翻译:Carved with ice
镂:雕刻:雕镂。镂刻。镂花。镂空。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雕:1.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雕版。雕漆。雕花。雕塑。2.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石雕。玉雕。浮雕。3.有彩画装饰的:雕梁画栋。4.姓。5.鸟,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是猛禽。种类较多,如金雕、海雕等。
琼:1.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琼浆。琼楼玉宇(华丽的房屋)。2.海南的别称。
“镂冰雕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看其实挺有意思的。“镂冰”指在冰上雕刻,“雕琼”则是雕刻美玉,合起来比喻作品既精致又珍贵。比如:“这位非遗传承人制作的漆器,每一道纹路都像镂冰雕琼般细腻,连外国收藏家都惊叹不已。”你看,这句话不仅夸了手艺人的技术,还突出了作品的独特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精雕细琢’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于意境。“精雕细琢”强调过程认真,而“镂冰雕琼”更侧重结果的脆弱与珍贵——想想看,冰会融化,玉易破碎,这种短暂又美好的特质,让成语自带一种诗意。
举个例子:当设计师展示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唐代首饰时,媒体评价道:“这些作品堪称现代工艺的镂冰雕琼之作。”这里既夸了技术突破,又暗示了复原文物的难度,是不是比单纯说“做得很精细”更有画面感?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珍贵易逝”的场景。比如描写昙花盛开的瞬间,或者老匠人即将失传的手艺。现代社会追求效率,反而让这种需要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显得更难得。下次想夸人作品既有技术含量又有艺术价值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高大上”之类的说法有趣多了。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用来形容数字艺术作品,比如NFT加密艺术,是否合适?我觉得完全可以——虽然作品是虚拟的,但创作者投入的心血和作品的稀缺性,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镂冰雕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