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ě
  • b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ě bǎn bù yì

成语解释:易:变易,更改。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所谓‘臧谷亡羊’,其亡必多。这是铁板不易的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鐵板不易

英文翻译:Hard work

铁板不易的意思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板: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3.黑板:板报。板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成语评论

铁板不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铁板一样难以改变”,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确定、不可动摇的状态。比如有人会说:“这个项目的截止日期铁板不易,大家必须按时完成。”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用“铁板”来比喻呢?

其实,铁板坚硬且难以弯曲的特性,让它成了表达“稳固不变”的绝佳载体。比如老一辈人常说:“老一辈的观念铁板不易,但年轻人总想撬开一道缝。”这里既承认了传统思想的坚固性,也暗示了新旧观念的碰撞。不过,这种“不可动摇”真的全是优点吗?

举个现实例子:公司年初定下的销售目标铁板不易,虽然能凝聚团队方向,但遇到市场突变时,这种刚性反而可能成为绊脚石。这时候就需要“铁板”留个活扣——既保持框架稳定,又允许灵活调整。你看,成语背后的智慧,其实藏着对刚柔平衡的思考。

再比如家庭教育中,父母常说“做人原则铁板不易”,这固然能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但若把“铁板”延伸到生活每个细节,连孩子选什么课外班都不容商量,反而可能压抑个性成长。所以说,“不易”不等于“不变”,关键要分清哪些该坚守,哪些该留白。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特别需要重新诠释这个成语。就像智能手机的系统更新——内核稳定如铁板,但功能可以持续迭代。这种“稳固中的进化”,或许才是应对快速变化的更好方式。毕竟,真正的“不易”,不是拒绝改变,而是守住本质的同时拥抱可能性。

下次遇到“铁板不易”的情况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份坚定是来自深思熟虑,还是惯性使然?就像航海,既要锚定方向,也要随风调整船帆。毕竟,再坚硬的铁板,在智慧的火炉里也能锻造成更合用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