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g
  • cái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àng cái lù yòng

成语解释:见“量才录用”。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尔等果能悔悟来归,定然量材录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按才能授职

繁体字形:量材録用

英文翻译:hire personnel on the basis of their abilities

量材录用的意思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录:1.记载;抄写:记录。登录。抄录。摘录。过录。有闻必录。2.录制:录音。录像。录放。录了一首歌。3.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收录。录用。4.用作记载物的名称:目录。语录。同学录。回忆录。5.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量材录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的核心意思是根据不同的能力或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比如一家公司招聘时,不会让擅长编程的人去做财务,而是会量材录用,把技术岗留给真正懂代码的人。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学校组织课外活动时,老师让喜欢画画的同学设计海报,让口才好的同学负责主持——这就是典型的“量材录用”。你可能会问:“随便分配任务不行吗?”实际上,当人的特长与任务匹配时,工作效率能提升3倍以上,就像让鱼游泳、让鸟飞翔一样自然。

有人质疑:“现实中能做到完全公平吗?”其实关键在于观察和评估。某创业团队曾让每个成员先完成能力测评,结果发现内向的程序员在后台开发中的出错率比沟通岗位低40%。这种用数据支撑的决策,让“量材录用”从理想变成了可操作的方案。

我个人观察到,现代职场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以前强调“木桶理论”(补短板),现在更倾向“长板理论”——就像组装火箭不需要每块钢板同样长度,团队协作时更需要突出个人优势。这种思维转变,本质上就是“量材录用”理念的升级版。

当你在选择职业方向时,不妨先画张“能力雷达图”:哪些领域你学得快、做得好?哪些任务让你充满干劲?把这些闪光点连成线,可能会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赛道。毕竟,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苦苦挣扎,不如让天赋自由生长。

未来十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岗位分工将越来越精细化。那些懂得精准匹配人才与岗位的组织,就像找到完美拼图的玩家,终将在竞争中占据先机。而每个找到自身“最佳位置”的个体,也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量材录用的造句

  1. 造句 量材录用是这次招聘的一个原则。
  2. 造句 他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量材录用不问出身,这点和我们自由王国非常相似。
  3. 造句 当初教主派我出来的时候,就准我为大局计,当量材录用,不必拘泥于教中兄弟。
  4. 造句 当然,如果有人愿意在我们周国为官,我们也会量材录用。
  5. 造句 合同警察的身份、地位高于一般治安协管员,按说应该从严考核,量材录用。
  6. 造句 康熙皇帝一心想统一*弯,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弯归属朝廷管辖,可给予是相当权位,对所属文武各官,也都量材录用。
  7. 造句 康熙一心想统一*弯,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弯归属朝廷管辖,可给予是相当权位,对所属文武各官,都量材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