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xiá lù yòng
成语解释: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成语出处:三国 吴 陆瑁《与暨艳书》:“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棄瑕録用
英文翻译:use a capable man in spite of his faults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瑕疵。白璧微瑕。纯洁无瑕。
录:1.记载;抄写:记录。登录。抄录。摘录。过录。有闻必录。2.录制:录音。录像。录放。录了一首歌。3.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收录。录用。4.用作记载物的名称:目录。语录。同学录。回忆录。5.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弃瑕录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其实是个职场生存法则的精华版。举个例子:某创业公司急需技术人才,老板面试时发现求职者曾因性格直率得罪过前领导,但他当场拍板:“你上次的项目成果我看过,明天就来上班!”——这就是典型的“不看瑕疵看能力”。
核心问题一:为什么有人愿意“弃瑕录用”?答案藏在人性里: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像吃鱼要挑刺,但总不能因为鱼有刺就不吃鱼了。公司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鱼”,而不是没刺的“模型鱼”。我见过一位程序员因不善沟通被多家公司拒绝,最后被一家看重技术攻坚的小厂录用,半年后他带队完成了关键项目,公司估值翻了三倍。
历史也给我们上课。三国时期曹操颁布《求贤令》,明确说“盗嫂受金”的污点人才照样能用。这种气魄让曹魏集团在乱世中网罗了大量能人。换个角度看,如果每个企业都要求“无瑕美玉”,恐怕市场上90%的人才都要失业。
核心问题二:怎样判断该不该“弃瑕”?我的经验是画个价值坐标系:横轴是能力值,纵轴是瑕疵危害值。有个餐饮老板朋友的故事很典型:他招了个有酗酒前科但厨艺精湛的主厨,条件是必须住员工宿舍。结果主厨开发的新菜品让餐厅成为网红店,而集体居住环境自然形成了监督机制。
教育领域更值得思考。某重点中学破格录取了偏科严重的数学天才,虽然他的语文成绩差到离谱。三年后这个学生在国际奥数夺冠,而学校专门安排的语文辅导也让他的表达能力大幅提升。这告诉我们:潜力有时比现成的完美更珍贵。
在团队协作中,这个道理就像拼图游戏。我曾参与过跨部门项目组,组长特意把爱挑刺的“刺头”和好脾气的“和事佬”搭配。结果“刺头”的较真精神避免了三个重大失误,“和事佬”则化解了七次团队冲突。瑕疵在这里转化成了团队优势。
说到底,“弃瑕录用”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升级用人智慧。就像老匠人雕玉,不是盯着每处石纹叹气,而是琢磨怎么让天然纹路变成独特造型。当管理者学会把人的特点放在合适位置时,那些所谓的“瑕疵”,说不定正是撬动奇迹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