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ǎn
  • zhī
  • x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ǎn gǔ zhī xià

成语解释:辇毂:帝王的车驾。比喻帝王管辖下的京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京城

繁体字形:輦轂之下

英文翻译:Under the chariot hub

辇毂之下的意思

辇:古代用人拉的车,后来多指皇帝、皇后坐的车:龙车凤辇。

毂:[gū][毂辘](gū·lu)同“轱辘”。[gǔ]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成语评论

辇毂之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皇帝的车驾旁边”,用来形容身处权力中心或重要场所。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在京城工作压力大?”其实可以用这个成语解释:“小王在政府部门工作,身处辇毂之下,每天既要处理复杂事务,又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实像站在聚光灯下。”这种环境下,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大,就像站在皇帝车驾旁的人必须谨言慎行。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古代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现代职场中,某互联网大厂的总部可以被称为“科技行业的辇毂之地”。“作为产品经理,她在公司总部这个辇毂之下工作,既要快速响应高层决策,又要协调多个部门资源,压力与机遇并存。”这样的用法既保留古意,又贴合现代语境。

那这个成语和“天子脚下”有什么区别呢?举个具体例子更清楚:“故宫文创团队在设计新品时,既要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天子脚下的传承),又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辇毂之下的应变)。”前者强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后者更侧重环境带来的综合影响。

我个人观察发现,生活在“辇毂之下”的人往往需要更强的适应能力。就像春天在故宫墙根下生长的野花,既要承受游客的踩踏,又要抓住砖缝里的养分开花。这种环境下,保持清醒认知特别重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比单纯追逐位置更有意义。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辇毂之下”的概念是否正在扩散?比如社交媒体平台的头部博主,他们的评论区何尝不是新时代的“车驾之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时某地成为焦点,学会在关注中保持平衡,或许正是这个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新启示。

辇毂之下的造句

  1. 造句 嘉定二年,以臣僚言,辇毂之下,买物于铺户,无从得钱。
  2. 造句 京城之内,辇毂之下,竟有这等徇私枉法鱼肉百姓的公门败类。
  3. 造句 既不求仕,岂可在这辇毂之下!且纪指挥虽是下贤,闻他骄恣,后必有祸。
  4. 造句 她毕竟是在北宋首都汴梁城中长大,在锦幄绣闺的辇毂之下,她见惯了夜夜笙歌的龙袖骄民的生活。
  5. 造句 辇毂之下,竟敢假传廷旨,玩弄大臣,棍徒的胆子倒也不小。
  6. 造句 都下有邺、临漳、成安三县,辇毂之下,旧号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