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n
  • kǒu
  • shuò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án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成语出处: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谎言等

繁体字形:讒口鑠金

英文翻译:Slander spreads gold

谗口铄金的意思

谗: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谗言。谗害。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铄:1.熔化(金属):铄金。铄石流金(比喻炎热)。2.销毁。3.同“”。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成语评论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谗口铄金”。这词儿听着挺文雅,但背后的意思可有点扎心啊!说白了,就是说谣言和诽谤的力量太强了,连金子都能给“熔化”了。你想想,金子多硬啊,但人的嘴皮子一翻,竟然能把它说化了——这得是多夸张的破坏力?

举个栗子吧!比如职场里有人传闲话,说同事小王“靠关系上位”。结果呢,明明小王加班到半夜,业绩也拔尖,但大家看他的眼神就是怪怪的。你懂的,这种时候哪怕浑身是嘴也说不清,真金白银的成绩都可能被几句闲话给“铄”成渣。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谣言能这么猛?” 害!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啊,人性里有个bug——咱们对负面消息记得特别牢。就像你刷短视频,狗血八卦的点赞永远比科普视频多十倍。所以说啊,谗言自带传播加速器,而辟谣的人得跑断腿才能勉强追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是无解。前阵子看新闻,有个明星被造谣偷税漏税。人家直接把银行流水晒出来,还开了直播一笔笔算账。你猜怎么着?那些传谣的脸打得啪啪响!这让我想到,真相有时候就像弹簧,你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带劲。

说到这儿,我倒是想起个趣事儿。老家村里张大妈总说李大爷家风水不好,结果人家儿子今年考上清华了。现在大伙儿都说张大妈是“反向预言家”,你说逗不逗?所以说啊,谣言再凶,也架不住实打实的硬核证据。关键得沉得住气,该出手时就出手。

最后唠句心里话——现在这年头,谁还没当过几回吃瓜群众呢?但咱得记住,按下转发键之前先过过脑子。毕竟啊,舌头底下压死人,但键盘前头也能救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顺手把茶杯往桌上一搁)行了,今儿就聊到这儿。下次听到啥离谱传言,先别急着站队,咱得学学老话说的:“让子弹飞一会儿”。保不齐啊,真相正骑着快马往这儿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