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zhēng
  • l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zhēng rú liú

成语解释: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二折:“从父令是何由,从君令是何由,冒斧当戈,谏争如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经常劝告

繁体字形:諫爭如流

英文翻译:Remonstrating and contending

谏争如流的意思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争: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是非之争。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争光。力争上游。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只争朝夕。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争奈。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成语评论

谏争如流”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含义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举个例子:公司开会时,小李发现部门新项目的预算分配有问题,他立刻站起来说:“我建议调整预算结构,否则后期可能资金吃紧。”领导听完不仅没生气,反而认真讨论起来,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这种“下属敢提建议,上级愿意倾听”的场景,不就是“谏争如流”的生动体现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团队能做到谏争如流,有些却做不到?”其实关键在于氛围的塑造。比如历史上的唐太宗,面对魏征的直言批评,不仅能忍住怒气,还称赞对方是“镜子”。这种自上而下的包容态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朝堂的风气。放到现代职场,如果领导每次听到反对意见都皱眉头,员工自然会把话憋回肚子里。

不过问题又来了:提建议会不会显得自己爱挑刺?这里有个巧妙的平衡点。比如家庭场景中,孩子对父母说:“我觉得周末安排太满,能不能留半天自由活动?”如果家长回应:“你的想法很有意思,咱们试试看。”这种互动既维护了尊重,又实现了有效沟通。关键在于提建议时多关注解决方案,少用指责语气。

依我看,谏争如流的本质是建立信任循环。就像程序员团队开发软件时,测试员不断提交bug报告,开发者不觉得被冒犯,反而感激对方帮助完善产品。这种良性互动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当AI都能通过算法“提建议”的今天,人类更该珍惜面对面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最后不妨想想:我们是否给自己留出了“听真话”的空间?下次遇到不同意见时,试着先说句“愿闻其详”,或许就能打开意想不到的新视角。毕竟,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意见的流动畅通了,智慧的活水才能源源不断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