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à jiàn rú liú
成语解释:虚心听取谏议
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纳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納諫如流
英文翻译:be modest enough to take counsel with anyone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提到"纳谏如流"这个成语,很多人会想到古代明君虚心纳谏的故事。比如唐太宗时期,魏征经常当众指出皇帝过失,有次气得太宗回宫说"迟早要杀这个乡巴佬"。但冷静下来后,他不仅没处罚魏征,反而采纳谏言完善政策,这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为什么这个品质至今值得推崇呢?现代职场中,有个部门主管每月举办"吐槽大会",让员工匿名提意见。开始大家战战兢兢,后来发现主管真的会调整排班制度和报销流程,团队效率提升了30%。这告诉我们:听得进批评的人,往往能突破认知盲区。
有人可能会问:接受不同意见会不会显得没主见?其实正相反。我认识的一位创业者,每次产品会都要求团队成员"互相挑刺"。有次实习生指出界面设计不符合用户习惯,经过验证后及时修改,避免了产品上线后的差评潮。真正有底气的人,才敢把不同声音当作成长养料。
家庭生活中同样适用这个道理。王阿姨发现儿子沉迷手机,本想强硬没收,后来在家长会上听到"共同制定使用规则"的建议。现在他们家晚饭后集体关机两小时,反而增进了亲子交流。有时候柔软的姿态,比强势管教更有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开放心态尤为重要。我常提醒自己:当听到不同观点时,先别急着反驳,就像往池塘里扔石子,激起的涟漪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景。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永远正确,而在于持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