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ì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后汉书 朱穆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肯悔改
繁体字形:諱惡不悛
英文翻译:remain impenitent
讳:1.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讳。直言不讳。2.忌讳的事情:犯讳。3.旧时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叫讳。也指所讳的名字:名讳。4.姓。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悛:悔改: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讳恶不悛”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拆开看其实很简单。它的意思是“明知有错却死不悔改”,就像有人踩到泥坑里,明明鞋子都脏了,还硬说自己在做足底按摩。比如公司里有个主管,每次项目出问题都把责任推给下属,即便老板拿出数据证明是他的决策失误,他依然梗着脖子说:“市场环境不好,换谁都不行!”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会坚持错误不改正呢?其实这和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就像小孩打碎花瓶后躲进衣柜,成年人也会用“不承认错误”来维护自尊。但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就像把脏衣服堆在床底——暂时看不见,最终会发臭。
记得去年邻居张叔炒股亏了钱,家人劝他及时止损,他却把养老金都投进去想翻本。后来账户余额只剩零头,他还念叨着“庄家操纵市场”。这种“讳恶不悛”的案例告诉我们:承认错误需要勇气,但及时纠偏才能避免更大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成为“讳恶不悛”的人呢?我的经验是建立“错误储蓄罐”——把每次犯错当成硬币存起来。比如写方案被领导驳回,与其辩解“客户不懂行”,不如记下这次教训,下次就能多存个“经验币”。这个习惯帮我改掉了遇事嘴硬的毛病。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及时调整方向。就像开车时发现走错路口,老司机会马上找最近出口掉头,而新手可能因为舍不得过路费,结果在错误道路上越开越远。工作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这种“及时转向”的智慧。
最后想说的是,讳恶不悛的反面不是完美无缺,而是知错能改。就像我最喜欢的篮球明星,他年轻时也因固执己见错失关键球,但后来学会在暂停时主动找教练复盘。这种成长型思维,或许才是破解这个千年成语的最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