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ī
  • x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ī xíng jǔ bù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成语出处:《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規行榘步

英文翻译:behave correctly and cautiously

规行矩步的意思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语评论

规行矩步”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做事过于拘泥于规则,缺乏灵活性。比如一位新入职的员工,每天严格按照公司五年前的流程手册操作,即使同事提醒他某些步骤早已优化,他仍坚持“按规矩来”。领导委婉评价他:“小张工作态度端正,但有时候过于规行矩步,反而影响效率。”

有人可能会问:遵守规则难道不是好事吗?确实,规矩是维持秩序的基石。比如交通信号灯系统,如果人人都规行矩步地遵守,事故率会大幅降低。但问题在于,成语强调的是“过度遵守”的状态。就像疫情期间有社区机械执行“禁止聚集”政策,连独居老人买菜都被阻拦,这种缺乏人性化的操作就陷入了规行矩步的误区。

在实际工作中,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职场新人更容易规行矩步,而资深员工更懂得“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曾有位实习生因为报销单上差2元出租车票,非要等到次日补票才肯提交申请,结果耽误了整个部门的预算结算进度。这个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理解规则背后的本质目的,比严守表面流程更重要。

当代教育领域也存在类似讨论。有些家长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完成固定量的习题,连生病发烧都不例外。这种规行矩步的教育方式,短期可能提升成绩,长期却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教育专家建议:应该像园丁修剪树木那样,既提供成长框架,又保留自然舒展的空间。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规行矩步的处事方式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接受度差异显著。在日本严谨的制造业体系里,严守操作规程被视为职业美德;而在硅谷的创业文化中,突破常规往往更受推崇。这提醒我们:评价某种行为是否属于“规行矩步”,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判断。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重复性工作正在被程序取代。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应变能力显得愈发珍贵。或许,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知规矩而不拘于规矩”的智慧——就像优秀的爵士乐手,既深谙乐理,又能即兴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旋律。

规行矩步的造句

  1. 造句 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2. 造句 我们要大胆改革,不能规行矩步。
  3. 造句 这个人一向规行矩步,派他去,你完全可以放心。
  4. 造句 今天,我们要勇于开拓、创新,不要老是规行矩步。
  5. 造句 他在工作中给人的印象是,一切都规行矩步,没有丝毫越轨之处。
  6. 造句 “我这几年一直都规行矩步,”她说,声音很低,几乎像说静静话。
  7. 造句 工作、生意、学业都要规行矩步,不可贪快。
  8. 造句 所以,一言一行,必须规行矩步,绝不能有所差池!
  9. 造句 那样规矩的大小姐还少吗?干嘛总是跟我爹一样让我规行矩步的,我就不爱。
  10. 造句 看着路上那些规行矩步,一脸麻木的百姓,聂小倩轻轻叹息了一声之后,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