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ī xíng jǔ zhǐ
成语解释: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成语出处: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繁体字形:規行榘止
英文翻译:behave correctly and cautiously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拦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5.姓。
“规行矩止”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做事严格遵守规矩,一步都不越界。比如公司里的小张,每天按时上下班,文件整理得整整齐齐,领导安排的任务从不打折扣,同事都说他是“规行矩止的模范员工”。这样的性格虽然让人觉得可靠,但会不会显得不够灵活呢?
有人可能会问:“遵守规矩难道不是好事吗?”当然是好事!比如交通规则,如果人人都“规行矩止”,交通事故肯定会减少。但问题在于,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举个例子,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小王,原本规定只能按名单发放物资,但他发现独居老人信息有遗漏,果断突破流程优先帮忙——这时候的“破例”,反而比“规行矩止”更有人情味。
那什么时候该坚持规矩,什么时候可以适当调整呢?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判断规则的本质目的。比如学生写作文,老师要求“先列提纲再动笔”是培养逻辑思维,但如果孩子突然灵感迸发直接下笔,只要内容精彩,何必死守步骤?就像做菜,菜谱是参考,真正的好厨师懂得把握火候的变通。
工作中见过很有意思的现象:新员工往往更“规行矩止”,生怕犯错;而资深员工则会在流程框架内找到优化空间。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成熟不是盲目服从,而是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就像河流需要堤坝引导方向,但完全固化的河道反而会失去活力。
下次遇到需要“规行矩止”的场景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规矩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现在的情况还适用吗?或许你会发现,守规矩与敢创新之间,藏着让人成长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