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 x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ǔ bù fāng xíng

成语解释: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繁体字形:榘步方行

英文翻译:Do as you please

矩步方行的意思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成语评论

矩步方行”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用起来其实很生动。比如,一位刚入职的公务员在会议上发言时,总是一板一眼地按照规章制度提建议,同事私下调侃他“你这人真是矩步方行,连开玩笑都要看员工手册”。这里既点出了他严守规则的特点,又带点善意的调侃——规矩是好事,但太较真可能显得不够灵活。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专指“死板”的人?其实不然。比如社区志愿者组织垃圾分类活动时,负责人反复强调“咱们要矩步方行,每个步骤都按环保指南来”。这时候的“矩步方行”就成了褒义词,强调的是严谨负责的态度。可见同一个成语,用在不同语境里能传达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

那在现代社会还需要“矩步方行”吗?去年某科技公司数据泄露事件就是个反例。如果工程师能严格按照安全流程操作,而不是图省事跳过验证环节,或许就能避免重大损失。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涉及专业规范的领域,矩步方行恰恰是效率和安全的最佳保障。

有个有趣的现象:年轻父母教孩子过马路时,会特别强调“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这种生活化的矩步方行,本质上是在传递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就像拼乐高积木,单块零件可以五颜六色,但拼接方式必须遵循既定卡扣——规矩既限制自由,也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我个人观察发现,真正的高手往往能在规矩和突破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书法家在临帖阶段必须矩步方行,但创作时又打破常规笔法。这或许揭示了成语的深层智慧:先建立规则认知,再追求超越规则,比盲目打破规矩更有建设性。

下次看到有人做事特别讲究章法时,不妨先别急着下“不懂变通”的结论。或许他正在用矩步方行的方式,为某个重要目标搭建基础框架。就像建筑工地先立脚手架再盖楼,有些规矩看似束缚,实则是成就大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