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成语出处:元 宫天挺《七里滩》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触景生情”
繁体字形:見景生情
英文翻译:be moved by what one sees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景:[jǐng]1.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3.佩服,敬慕:景仰。景慕。4.高,大:景行(xíng),也读作景行(háng)。5.姓。[yǐng]古同“影”,影子。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天边火红的晚霞,脑海里自动浮现出小时候趴在奶奶家二楼看夕阳的画面。这种「见景生情」的体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特定的场景会像钥匙一样,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
比如春天去郊外踏青,满山的桃花突然让人想起去年此时和好友野餐的情景。这种自然触发的联想,正是成语「见景生情」的典型体现。有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储存记忆时会自动绑定当时的感官信息,当相似的光线、气味或温度重现,就像按下播放键的遥控器,相关的记忆片段就会自然涌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不同人产生的联想千差万别?答案藏在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里。地铁站台对通勤族来说可能关联着加班疲惫,但对异地恋情侣却是相聚的甜蜜符号。就像同一片海,有人看到的是童年的暑假,有人想到的却是分手那天的雨。
现代生活中,这种情感触发变得更加微妙。刷短视频时偶然听到老歌前奏,晾衣服时闻到邻居家的红烧肉香气,都可能成为打开记忆盒子的钥匙。有趣的是,越是碎片化的生活场景,反而越容易形成强烈的记忆锚点——比如便利店里特定口味的饭团,可能承载着某个加班的深夜故事。
个人观察发现,电子屏幕正在改变人们的「触景」方式。以前看到梧桐树会想到家乡的林荫道,现在年轻人可能先联想到手机里的拍照滤镜。但这未必是坏事,新的媒介正在创造新的情感联结方式。关键不在于场景本身,而在于我们是否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
下次路过小区儿童乐园,不妨驻足片刻。那些褪色的滑梯和秋千,或许正默默保存着某个孩子的第一次独立攀爬,某个父亲的骄傲微笑。寻常景物就像时光胶囊,当我们学会用心观察,平凡的日子里处处藏着惊喜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