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成语出处: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繁体字形:即景生情
英文翻译:the landscape evokes memories of the past
即:1.靠近;接触: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2.到;开始从事:即位。3.当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当前环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莲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8.即使:即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务。
景:[jǐng]1.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3.佩服,敬慕:景仰。景慕。4.高,大:景行(xíng),也读作景行(háng)。5.姓。[yǐng]古同“影”,影子。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生活中总有些瞬间让人心潮起伏,比如站在山顶看到云海翻涌,或是路过母校听见下课铃声。这时候,"即景生情"的成语就像随身携带的调味包,能为我们的感受增色添趣。但成语要怎么用才能不显刻意呢?
举个实在的例子:老张在公园看到落叶飘到长椅上,突然对老友感叹"这真是'一叶知秋'啊"。这句成语既描绘了眼前的落叶场景,又带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关键是要抓住景物与情感的关联点——不必宏大,但求自然。就像吃饺子蘸醋,蘸得适量才提味。
有人可能会问:看到下雨该用"风雨如晦"还是"沛雨甘霖"?其实这两个成语传递的情绪截然不同。前者带着压抑感,适合描述遇到困难时的氛围;后者则充满希望感,更适合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上周我在阳台给蔫了的薄荷浇水,看着它重新挺立,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可真是及时雨"。
观察到年轻父母在游乐场追着孩子跑时,用"欢蹦乱跳"比单纯说"玩得开心"更传神。这种成语自带的画面感,能让听者眼前浮现具体场景。就像上周在面馆,老板端上热气腾腾的汤面时说了句"趁热打铁",食客们都会心一笑——虽然原意与饮食无关,但放在特定场景里反而有了别样趣味。
成语用得恰到好处,就像给语言插上翅膀。但切记别当万能钥匙生搬硬套。上周在咖啡馆听见有人对着拿铁咖啡说"如饮醍醐",反倒显得刻意。真正好的即景生情,应该是景物在前,情感自然流淌,成语只是刚好能准确表达的那个词。就像春笋破土,时机到了自然冒尖。
下次看到晚霞染红江面时,不妨试试"余霞成绮";遇到朋友犹豫不决时,"当机立断"或许比直说更有效。语言就像调色板,多备几种颜色,生活的画卷自然会越来越生动。关键是多观察,多体会,让成语从记忆库里的标本,变成随时能起舞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