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o
  • biǎn
  • d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成语解释: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繁体字形:褒貶與奪

英文翻译:Praise and demerit

褒贬与夺的意思

褒: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褒奖。褒扬。2.(衣服)肥大:褒衣博带(宽袍大带)。

贬:1.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贬黜。贬值。他曾被朝廷贬到边远地区做官。2.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跟“褒”相对):他被贬得一无是处。

与:[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成语评论

哎,你别说,这“褒贬与夺”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成语!说白了就是“夸你的时候捧上天,骂你的时候踩到地”,比如隔壁老王开的小餐馆,有人夸他菜量足味道香,也有人嫌他上菜慢服务差——这不就是典型的褒贬与夺嘛!

举个栗子: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小张,领导会上刚表扬他“思路灵活有创意”,转头又批评他“细节马虎不靠谱”。你瞧,同一件事能夸能骂,褒贬与夺玩得那叫一个溜!(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双标吗?害,区别在于这成语更强调“主动做评价的动作”,而双标说的是“标准不一致”)

啥时候用这个成语合适呢?比如说历史人物评价就特常见。就像秦始皇修长城这事儿,有人说是抵御外敌的壮举,有人说是劳民伤财的暴政——史书里这种褒贬与夺的记载,简直比电视剧反转还刺激!

要我说啊,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褒贬与夺的现象反而更值得警惕。你看网红餐厅的点评区,有人为拍照打卡吹彩虹屁,有人因为等位太久怒打一星。这时候要是能学会“跳出褒贬看本质”,说不定能少踩很多坑呢!(悄悄说句大实话:键盘侠们最擅长的不就是这招么?)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可别光顾着耍嘴皮子。就像我老家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树,有人说它是风水宝树要供着,有人说它挡了修路该砍掉——这时候要是能像村干部那样,把大伙儿的褒贬意见都摆到桌面上商量,可比单纯打嘴仗强多啦!

总之啊,褒贬与夺这事儿就像吃臭豆腐,爱的爱死恨的恨死。关键是咱得心里门儿清:别人的评价是镜子不是尺子,照照可以,别把自己框进去。下次遇到类似场景,不妨多留意身边的各种评价,没准儿你也能用上这个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