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bào chái láng
成语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似一会,渐渐沉下去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虎豹豺狼
英文翻译:Tiger, leopard and jackal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豹:1.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捕食其他兽类,伤害人畜。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雪豹、猎豹等。通称豹子。2.(Bào)姓。
豺:哺乳动物,外形像狼而小,耳朵比狼的短而圆,毛大部棕红色。性凶猛,常成群围攻鹿、牛、羊等猎物。也叫豺狗。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提到“虎豹豺狼”,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凶猛的野兽”,但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初入职场时,觉得周围同事像“虎豹豺狼”一样争抢资源,后来才明白这只是竞争激烈的常态。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成语的比喻意义是否只能形容“坏人”?
其实不然。比如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曾说:“森林里的虎豹豺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里把成语还原到自然场景,反而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说明成语的使用场景可以灵活切换——既能比喻现实中的威胁,也能引发对复杂关系的思考。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用动物来比喻危险?试想,如果直接说“职场压力大”,远不如“虎豹豺狼”带来的画面感强烈。就像团队合作中,有人吐槽“项目组里藏着几只笑面虎”,这种生动表达立刻让人联想到表面友善、实际危险的状况。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像一把双刃剑。去年参与社区改造时,有居民反对引入商业机构,称其为“引狼入室”;但后来咖啡馆和书店的入驻,反而让老社区焕发活力。这提醒我们:危险与机遇往往并存,关键在如何驾驭。
换个角度思考,成语还能用在正向场景。比如运动教练激励队员:“别把对手当虎豹豺狼,要把他们看作共同进步的伙伴。”这种反转用法打破了固有认知,反而传递出突破困境的积极心态。语言就像工具箱,用对了地方,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观察身边那些常被称作“狼性团队”的群体,真正成功的往往不是最凶狠的,而是最懂协作的。就像自然界的猛兽捕猎需要配合,人类社会中的“虎豹豺狼”,最终拼的仍是智慧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