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àn
  • láng
  • t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ǔ yàn láng tūn

成语解释: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笑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吃东西的样子

繁体字形:虎咽狼吞

英文翻译:Tiger swallow wolf swallow

虎咽狼吞的意思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成三部分,上段跟鼻腔相对叫鼻咽,中段跟口腔相对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头。[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咽唾沫。细嚼慢咽。狼吞虎咽。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哽咽。喇叭声咽。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成语评论

虎咽狼吞”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比如,小明刚打完篮球冲回家,抓起桌上的包子就往嘴里塞,嚼都没嚼就咽下去,妈妈在旁边直摇头:“你这是虎咽狼吞啊,小心噎着!”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虎咽狼吞’,而不是直接说‘吃太快’?”其实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用动物形象传递更生动的场景——老虎和狼的野性进食方式,瞬间让人联想到“急切、粗鲁”的状态。比如同事吐槽开会时领导布置任务太急:“方案还没看明白呢,就被虎咽狼吞地安排了三个新项目!”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吃饭的场景。比如看直播抢限量球鞋时,有人边点购买键边喊:“我这手速简直是虎咽狼吞式下单!”这种夸张的自嘲,反而让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不过我发现,现代人“虎咽狼吞”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昨天在快餐店就看到个姑娘,左手划手机,右手往嘴里扒拉沙拉,五分钟解决完一餐。这让我想到:我们是不是也该学学法国人用餐的精致劲儿?毕竟细嚼慢咽不仅能助消化,还能让大脑有时间感受“吃饱了”的信号。

下次见到朋友狼吞虎咽时,不妨试试新招数。比如把薯条摆成小花造型推过去:“来试试‘松鼠囤粮式’吃法?一粒粒数着吃说不定能瘦两斤。”幽默的提醒比直接说教更容易让人接受。

说到底,语言就像调味料,“虎咽狼吞”这种成语用对了地方,能让表达更有滋有味。就像做菜讲究火候,说话也要掌握节奏——该快的时候利落,该慢的时候从容,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