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g cān hǔ yān
成语解释:见“狼餐虎咽”。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狼飱虎咽
英文翻译:eat like wolves and tigers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餐:1.吃(饭):聚餐。野餐。2.饭食:午餐。西餐。3.一顿饭叫一餐:一日三餐。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成三部分,上段跟鼻腔相对叫鼻咽,中段跟口腔相对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头。[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咽唾沫。细嚼慢咽。狼吞虎咽。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哽咽。喇叭声咽。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朋友聚餐时,有人筷子翻飞、碗底见光的速度快得惊人,这时候最适合用"狼餐虎咽"来形容。比如:"新来的实习生捧着盒饭狼餐虎咽,看来真是饿坏了。"这个成语既描绘了动作的急切,又带着几分可爱的画面感。
为什么用狼和虎作比喻?其实古人观察这两种猛兽捕食时发现,它们进食时都会呈现出专注又迅猛的状态。就像我们遇到特别合胃口的食物时,那种顾不上说话、专心享受美味的时刻,不正是现代版的"狼餐虎咽"吗?
在职场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个做设计的同事经常说:"每次赶项目就像在狼餐虎咽,方案要吃得又快又干净才行。"这话既道出了工作节奏的紧张,又巧妙化解了压力,这种乐观的比喻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狼餐虎咽"拓展到新领域。比如刷短视频时快速划动屏幕,被戏称为"信息狼餐虎咽";网购秒杀时疯狂点击,说是"在优惠券里狼餐虎咽"。这些新用法虽然不传统,但生动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
我个人觉得,快节奏社会里偶尔"狼餐虎咽"无可厚非,但长期如此容易消化不良。就像吃火锅时,虽然刚开始总想大快朵颐,但懂得适时停下涮点青菜的人,反而能吃得更多更久。工作和生活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下次看到地铁里匆忙啃早餐的上班族,或是图书馆里飞速翻书的学生,不妨会心一笑。这些现代版的"狼餐虎咽"场景,不正说明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全力奔跑吗?只要记得适时调整节奏,这样的拼搏姿态其实挺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