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g cān hǔ shí
成语解释: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吃相
繁体字形:狼餐虎食
英文翻译:Wolf eats tiger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餐:1.吃(饭):聚餐。野餐。2.饭食:午餐。西餐。3.一顿饭叫一餐:一日三餐。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你有没有见过有人吃饭时盘子瞬间见底,仿佛食物在眼前蒸发?比如老张加班到半夜回家,端起饭碗三分钟解决战斗,连菜汤都不剩——这就是典型的“狼餐虎食”。这种吃相虽然效率惊人,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享受美食的乐趣。
这个成语到底在强调什么?其实它不只是说吃饭快,更在比喻做事只顾速度不顾质量的粗糙方式。就像新手编辑赶工校对稿件,眼睛扫过文字却漏掉错别字,这样的“高效率”反而会带来更多麻烦。
有趣的是,自然界中的狼和虎其实进食很讲究策略。狼群会轮流啃食猎物,老虎进食后还会清理皮毛。这让我想到现代职场中的启示:项目推进既要保证节奏,也要像动物梳理毛发般注意细节处理。上个月我们团队做产品测试,正是放慢节奏多检查了两遍,才避免了一个可能引发客诉的漏洞。
有人会问:快速完成和细致处理难道不能兼顾吗?观察过餐饮连锁店的后厨就会发现,熟练的厨师既能保持出餐速度,又能维持菜品标准。他们通过流程优化实现了“既狼虎又细致”的状态,这说明方法改进能突破传统认知的局限。
在智能手表普及的今天,这个成语有了新解读。很多人把生活过得像被程序追赶:健身要刷满运动环,阅读要拼阅读时长统计。这种被数据驱动的“狼餐虎食”式生活,反而可能让我们错过窗外的晚霞。或许,适当摘下电子设备,才能真正品尝到时光的滋味。
记得去年登黄山时,遇到个举着自拍杆全程直播的游客。他像打仗似的在各个观景台间奔袭,却没注意到云雾正在他身后编织水墨画卷。这让我重新思考:有些事确实需要雷厉风行,但生命中更多美好,恰恰需要放下“狼虎之势”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