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狼吞虎噬
英文翻译:eat like wolves and tigers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噬:咬:吞噬。反噬。
小明刚打完篮球回到家,饿得抄起包子就往嘴里塞,妈妈瞪大眼睛:"你这是狼吞虎咽还是狼吞虎噬啊?"小明鼓着腮帮子嘟囔:"再不抢着吃弟弟要光盘了!"
核心问题: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其实"狼吞虎噬"把两种猛兽的吃相做了叠加——狼的囫囵吞咽和虎的凶狠撕咬,特别适合形容那些既吃得急又吃得狠的场面。比如快递站里拆包裹的大爷,剪刀都来不及用直接上手撕,可不就是现实版狼吞虎噬?
上周公司项目冲刺期,策划部小王对着键盘猛敲的样子让我突然想到这个成语。他左手翻资料右手写方案,活像在信息洪流里捕食的野兽。这提醒我们,成语的现代用法早已突破字面,可以比喻任何"急切又强势"的行为模式。
延伸思考: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我发现它自带戏剧张力,适合用在需要突出"紧迫感+破坏力"的场景。但就像辣椒不能乱撒,形容老人吃饭用这个词可能失礼,换成小朋友抢零食就显得俏皮。关键要把握对象与语境的适配度,避免让夸张修辞变成人身攻击。
最近看纪录片时有个有趣发现:非洲草原上鬣狗群分食的场景,比单独的狼或虎更贴近这个成语的意境——混乱中带着高效,无序中透着凶猛。这种群体性的掠夺画面,或许能给创作者提供新的联想空间。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狼吞虎噬"式的生存状态值得警惕。就像我常提醒实习生:赶项目可以雷厉风行,但别让急吼吼的状态吞噬了思考能力。毕竟,细嚼慢咽才能品出真滋味,这个道理在职场和生活中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