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shuǐ
  • zhī
  • h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shuǐ zhī huān

成语解释: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奉养父母

繁体字形:菽水之歡

英文翻译:The joy of SHUSHUI

菽水之欢的意思

菽:豆类的总称:不辨菽麦。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欢:1.快乐;高兴:欢喜。欢乐。欢迎。欢送。欢呼。2.指所喜爱的人(多指情人):新欢。3.起劲;活跃:火着得很欢。雨越下越欢。文娱活动搞得挺欢。

成语评论

菽水之欢”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张退休后每天给老伴煮一碗红豆汤,两人坐在阳台上边喝边聊,这种简单的陪伴,正是“菽水之欢”最生动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字面上是“豆子加水”的快乐,会不会太寒酸了?其实它的精髓恰恰在于“平凡中的珍贵”。就像小时候妈妈用剩饭做的蛋炒饭,当时觉得普通,长大后才明白那种滋味承载着最踏实的幸福感。物质可以简化,但情感的浓度不会打折。

在当代社会,“菽水之欢”有了新演绎。同事小王总抱怨没时间陪家人,直到上个月他女儿用零花钱买了两个甜筒,硬拉他在公司楼下花坛边吃了十分钟。他后来感慨:“那十分钟比签百万合同还治愈。”你看,现代人缺的从来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停下脚步感受温暖的机会。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亲子餐厅、家庭露营越受欢迎。这或许说明,当物质丰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反而更渴望回归“菽水之欢”的本质——那些不需要昂贵包装,却能直击人心的相处时光。

我曾在急诊室见过最动人的一幕:陪床的儿子用保温杯装着家里熬的小米粥,八十岁的父亲每喝一口就要拍拍儿子手背。仪器滴答声中,这个动作重复了二十三次。这种超越了语言的默契,大概就是“菽水之欢”穿越千年依然动人的原因。

下次觉得生活太累时,不妨试试关掉手机,用半小时专心听父母讲讲菜市场的新鲜事。你会发现,维系亲情不需要宏大场面,就像熬一锅豆汤,火候到了自然香。这种朴素的智慧,或许正是快节奏时代我们最该重拾的生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