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shuǐ
  • chéng
  • h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成语解释: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 》:“慈帏恩爱成抛闪,怎能够菽水承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奉养父母

繁体字形:菽水承歡

英文翻译:be a dutiful son to one 's parents even in poverty

菽水承欢的意思

菽:豆类的总称:不辨菽麦。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承:1.托着;接着:承尘。承重。2.承担:承印。承制中西服装。3.客套话,承蒙:昨承热情招待,不胜感激。4.继续;接续:继承。承上启下。承先启后。5.接受(命令或吩咐):秉承。承命。6.姓。

欢:1.快乐;高兴:欢喜。欢乐。欢迎。欢送。欢呼。2.指所喜爱的人(多指情人):新欢。3.起劲;活跃:火着得很欢。雨越下越欢。文娱活动搞得挺欢。

成语评论

菽水承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很温暖。比如,小李刚毕业工资不高,但每个月都会抽空回老家陪父母吃顿饭,帮他们修修家里的老电器。他说:“虽然没法买贵重礼物,但陪爸妈聊聊天,他们就很开心了。”这就是典型的菽水承欢——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孝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豆子和水”这么普通的东西来形容孝顺?其实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礼记》,古人用“菽水”代指粗茶淡饭,强调的是心意而非物质。就像现在很多人虽然工作忙,但坚持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这种日常的关怀反而比偶尔送大礼更珍贵。

我邻居王阿姨的故事很有意思。她儿子在国外定居,每周固定时间会和她视频,教她用手机查健康食谱。有次王阿姨说:“孩子虽然离得远,但总惦记着让我吃好点,这不就是新时代的菽水承欢吗?”这种跨洋的亲情,恰恰说明孝道的本质不在于距离或形式。

个人觉得,现代人容易陷入“孝顺必须花钱”的误区。其实陪父亲下盘棋、帮母亲拍短视频、教长辈用移动支付,这些小事都在延续菽水承欢的精神。有次看到地铁站里,小姑娘蹲着给奶奶系鞋带,那一瞬间突然觉得,孝心就藏在生活最普通的细节里。

再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很多人不能回家,社区志愿者主动帮独居老人买菜送药。有个志愿者说:“我们多做一点,他们的子女在外地也能少些牵挂。”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某种程度上也在扩展“承欢”的含义——孝心可以突破血缘,变成整个社会的温暖共振。

下次给家里打电话时,不妨多聊五分钟;路过父母房间时,顺手递杯温水。这些微小的举动就像古代的菽水,虽然简单,却能滋养最珍贵的情感。毕竟,孝道的真谛从来不在排场,而在那份始终如一的牵挂。

菽水承欢的造句

  1. 造句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立教,贤父爱子之心。
  2. 造句 “林门一进美誉开,菽水承欢慰慈怀。
  3. 造句 菽水承欢,一孝能存千古味;糖箫满市,几声吹暖二人心。
  4. 造句 胸怀雅兴吟耆寿,菽水承欢乐晚情。
  5. 造句 微薪糊口兮,缺油少盐;粗衣布履兮,黯淡容颜;苦我慈母兮,菽水承欢;良宵难度兮,寂寞春残。
  6. 造句 现实中,就有两位孝子默默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回到病重的父母身边,恪尽孝道,菽水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