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óng rǔ dé shī
成语解释: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
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榮辱得失
英文翻译:Gain and loss of honor and Disgrace
荣:1.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本固枝荣。2.兴盛:繁荣。3.光荣(跟“辱”相对):荣誉。荣耀。虚荣。荣获冠军。4.姓。
辱:1.耻辱(跟“荣”相对):羞辱。屈辱。奇耻大辱。2.使受耻辱;侮辱:折辱。辱骂。丧权辱国。3.玷辱:辱没。辱命。4.谦辞,表示承蒙:辱临。辱承指教。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有人问:“荣辱得失真的那么重要吗?”举个例子,《塞翁失马》的故事里,老翁丢了马却意外收获新马,儿子骑马摔伤腿却因此躲过征兵。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就是荣辱得失的转化——看似吃亏的事,反而可能带来转机。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过分计较一时得失,可能让人错失更大的可能性。
再比如成语“宠辱不惊”,常用来形容面对赞誉或批评都能保持冷静的人。比如运动员比赛失利后说:“这次输了反而是提醒,让我看清自己的短板。”这种态度恰恰体现了对荣辱得失的清醒认知——外界的评价就像天气,晴天雨天都会过去,重要的是自己如何调整步伐。
有人质疑:“难道不该追求成功和荣誉吗?”当然要追求,但关键是用什么心态追求。就像苏轼在《定风波》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职场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同事为了升职拼命表现,结果压力过大影响健康;而专注提升能力的人,反而在长期获得了更稳固的发展。这说明:把荣辱得失当作过程而非终点,更容易找到可持续的成长节奏。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荣辱坐标系校准能力”。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别人的高光时刻,容易让人产生得失焦虑。但就像农民种地不会因为一场冰雹就放弃耕作,我们看待人生起伏时,或许可以借鉴“春种秋收”的智慧——接受季节性的荣辱更替,把精力放在持续播种上。
最后回到根本问题:“如何与荣辱得失共处?”观察古树就能得到启发:狂风来时枝叶会摇晃,但根系始终紧抓土地。生活中的得失就像掠过的风,真正决定我们生命状态的,是内心是否构建了稳定的价值锚点。当一个人清楚自己为何而活,外界的褒贬自然就少了左右情绪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