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éng
  • yán
  • shé
  • b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éng yán shé biàn

成语解释: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成语出处: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便着差能言舌辩,通晓沙漠人言说语,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善于言辩

繁体字形:能言舌辩

英文翻译:Able to speak and argue

能言舌辩的意思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2.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辩:争论;说明是非、真假:能言善辩。不容分辩。

成语评论

能言舌辩”形容一个人口齿伶俐、擅长表达。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总能用清晰的逻辑说服大家:“这个方案虽然成本高,但长期收益是成本的五倍以上,而且能提升品牌口碑。”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划数字,原本反对的人竟频频点头。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能言舌辩的人更容易被信任?其实关键在于他们能把复杂信息转化为“听得懂”的语言。

有个朋友曾用一句话化解家庭矛盾:“妈,您觉得我熬夜伤身体,可您生气的样子更让我心疼。”原本剑拔弩张的场面瞬间缓和。这里藏着什么技巧?答案是把对立立场转化成共同目标——对方的感受被看见,沟通自然从对抗转向合作。

历史上著名的晏子使楚故事里,楚王故意开小门让晏子钻,晏子却说:“出使狗国才走狗洞,莫非楚国是狗国?”这种急智反驳正是能言舌辩的典范。但要注意,语言技巧不是万能的。去年公司空降的销售总监满口专业术语,结果三个月都没签下单子——这说明脱离实际的语言再漂亮也是空中楼阁。

有人担心太会说话会显得圆滑。其实关键看动机:用语言构建理解还是操纵他人?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工具本身无好坏。我见过最成功的沟通者,总会在最后补一句“你觉得呢?”——这句话像镜子,既照见对方的想法,也映出说话者的真诚。

当我们在讨论“能言舌辩”时,本质上在探索如何让思想流动得更顺畅。下次遇到意见不合,不妨试试用“我理解你想说……”开头,你会发现,当语言成为桥梁而非武器时,解决问题会变得意外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