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éng
  • yán
  • kuài
  • shu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éng yán kuài shuō

成语解释:见“能言快语”。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繁体字形:能言快説

英文翻译:eloquent and frank in speech

能言快说的意思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2.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成语评论

什么是“能言快说”?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说话既清晰又有逻辑,还能在短时间内把复杂的事情讲明白。比如同事小张开会时,总能用三句话总结别人讲了半小时的内容,既不漏重点,又能让所有人听懂。这种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举个例子:公司新项目推进会上,小李负责介绍技术方案。他先抛出核心问题:“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接着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技术原理,最后直接关联到用户收益。全程没用一个专业术语,但所有人都点头表示理解。这就是“能言快说”的实战价值——把专业变通俗,让沟通更高效。

有人可能会问:“说话快不等于说得好吧?”确实如此。真正的“能言快说”必须建立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就像写文章先列大纲,开口前先理清逻辑链条。我见过最厉害的销售总监,见客户前会在便签纸上画三个圈:客户痛点、方案亮点、行动诱因。这种结构化思维,才是高效表达的根基。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个人经验是抓住两个关键:先说结论,再补细节。就像搭积木先立柱子,再填砖瓦。上周帮朋友改简历,发现他把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写了三段,我建议改成:“核心能力:数据分析(支撑过3个百万级项目)+团队管理(带过8人小组)”。瞬间就让招聘方抓住了重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快速抓住别人注意力已成稀缺能力。但要注意,表达效率不等于语速快。观察那些优秀的TED演讲者,他们往往在关键处特意放慢语速,配合手势强调重点。好的表达就像音乐,需要有节奏的变化。试着在下次汇报时,把最重要的数据用停顿+重复的方式呈现,你会发现听众的回应明显不同。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表达能力的本质是共情能力。当我们真正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他需要知道什么”,而不是“我想说什么”时,自然能找到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像给父母解释手机功能,与其讲参数,不如说“这个按钮能直接和孙子视频”。所谓能言快说,说到底是用心说话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