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ǎn
  • xīn
  • h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ǎn pò xīn hán

成语解释: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膽破心寒

英文翻译:be terror-stricken

胆破心寒的意思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胆破心寒"这个成语,大伙儿可别光看字面意思就以为是心脏着凉了。说白了,这词儿形容的是人受到极度惊吓后的状态,就跟大半夜看恐怖片突然停电似的,整个人僵在原地,后背发凉那种感觉。

举个栗子哈!《三国演义》里张飞当阳桥断后那段儿,曹操的追兵远远看见他横矛立马,愣是被那气势吓得"肝胆俱裂,心寒股栗"。你品,你细品,这画面感是不是扑面而来?

可能有老铁要问:"这成语和'毛骨悚然'有啥区别啊?"问得好!"毛骨悚然"更多是生理反应,像突然摸到冰凉的东西一激灵;而"胆破心寒"更强调心理层面的恐惧积累,好比考试前发现复习错重点,那种从头凉到脚的心慌感。

现在咱换个接地气的场景。比方说职场新人第一次做述职报告,看着台下乌压压的领导们,手心冒汗喉咙发紧,这时候用"胆破心寒"形容就特传神。不过说实在的,这种紧张感熬过去就是成长,就像吃重庆火锅,第一口辣得跳脚,多吃几口就上瘾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转折点上。比如侦探小说里,主角发现真凶竟是最信任的人,这时候用"胆破心寒"四个字,比写八百字心理描写都带劲。要我说啊,咱们中文成语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四个字顶得上一部微电影。

其实恐惧这事儿吧,老祖宗早看透了。古人用"破胆"来形容恐惧的程度,跟我们现在说"吓破胆"一脉相承。不过我倒觉得,现代人更需要学会和恐惧共处。毕竟生活中让人"胆破心寒"的瞬间,往往藏着突破自我的机会,就像蹦极前的腿软,跳下去就是新天地。

所以啊,下次遇到让你胆破心寒的事儿,先深呼吸三次。记住老祖宗的智慧早就告诉我们:再大的恐惧,也不过是人生剧场里的一折戏。跨过去,说不定回头看看还能当段子讲呢!

胆破心寒的造句

  1. 造句 令天地间,闻兵马俑者,胆破心寒。
  2. 造句 数万元军惊得连连后退,胆破心寒。
  3. 造句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令人胆破心寒的声音消失,紧跟而来的又是一阵金属声,这次似乎是把宝剑塞进了剑鞘里。
  4. 造句 通风口外,是一片令人胆破心寒的场景。
  5. 造句 黑衣人突然咧出了大嘴,发出了一声令人胆破心寒的笑声:“桀桀桀桀……”。
  6. 造句 看到面前汉将如此行为,汉子胆破心寒,手中的战刀像是带刺一般扔了出去。
  7. 造句 声响更令他们胆破心寒,但他们更清楚,自己哪怕退一步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8. 造句 可见对方封死退路只是想在心理上击溃我们的防线,以至于让我们胆破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