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ǎn
  • zhàn
  • xīn
  • h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ǎn zhàn xīn hán

成语解释: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膽戰心寒

英文翻译:be terror-stricken

胆战心寒的意思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战:1.战争;战斗:宣战。停战。持久战。商战。2.进行战争或战斗:战胜。百战百胜。愈战愈勇。3.姓。4.发抖:寒战。打战。胆战心惊。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儿咱们来聊聊"胆战心寒"这个词儿,这成语听起来就带劲儿!比如老王头回蹦极,站在跳台边儿上双腿直哆嗦,那感觉真是胆战心寒,就跟有人往他脖子里塞了冰块似的。您猜怎么着?最后教练轻轻一推,他嗷一嗓子就下去了。

不过咱得问问,为啥非用"胆战心寒"呢?说白了这词儿把身体反应和心理状态都包圆了——"胆战"是吓得肝儿颤,"心寒"是心里发毛,俩词儿一叠加,画面感蹭蹭往上涨。就像小美第一次开夜车走山路,车灯照见树影乱晃,她说当时真真切切体会到什么叫胆战心寒,方向盘都被手汗浸湿了。

各位看官可能要问,这成语打哪儿来的?其实出自元代的戏曲本子,那时候的人形容害怕就说"唬得我胆战心寒"。您瞧,七百多年前的古人就跟咱们有同款恐惧反应,这感觉是不是挺穿越的?好比现在看恐怖片,突然屏幕里伸出一只惨白的手,保管您也瞬间get到古人的创作灵感。

说到这儿,有人嘀咕现在还用得着这么文绉绉的词儿吗?要我说啊,关键时刻还真管用!前两天同事老张汇报方案,大老板突然推门进来,老张后来说当时真是胆战心寒,但硬是把PPT讲完了。您想啊,要是换成"吓死宝宝了",这职场氛围不直接垮掉?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更爱说"吓尿了""裂开了"这些网络语。但咱传统成语就像老火靓汤,越品越有味道。您要是在惊险故事里写"月光下古宅吱呀作响,探险队员胆战心寒地摸向阁楼",是不是比直接说"好害怕"带感多了?

依我看呐,甭管时代怎么变,老祖宗传下来的成语就像武侠片里的暗器,看着不起眼,用对了地方照样能四两拨千斤。下次遇到惊险场面,不妨把这四个字从记忆库里头掏出来溜溜,保准比干巴巴说"害怕"更有味道。记住咯,语言这玩意儿就跟做菜似的,关键得掌握火候!

胆战心寒的造句

  1. 造句 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包围你,大小疾病胆战心寒逃离你,忧愁烦恼彻底心寒抛弃你,压力困难意冷心寒告别你,好运幸福饱寒深情爱上你,健康平安寒辛茹苦陪着你。祝君大寒节气平安幸福吉祥。
  2. 造句 一想到明天还得受这份儿罪,就应该胆战心寒,夜里他们怎么居然还睡得着觉呢?
  3. 造句 那个安全军官不由胆战心寒,后退了几步,他更希望机器人来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亲自与他们交战。
  4. 造句 听到外面的声响时,我感到胆战心寒.
  5. 造句 胆丧魂消胆战心寒胆战心慌胆战心惊胆战心摇。
  6. 造句 还是那令人胆战心寒的战争?还是当当神仙?欲想了解特种兵穿越的故事,来看看!
  7. 造句 的作响,简直令人胆战心寒,仍然不见任何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8. 造句 这里有暴雨梨花针,有孔雀翎,有许多让人胆战心寒的机关暗器;这里有三笑逍遥散,有悲酥清风,七虫七花膏,许多毒药让人欲仙欲死;这里还有……
  9. 造句 曹操也被天地异象惊得胆战心寒,见手下士卒们东倒西歪,再无战力,立刻下令停止对赵云等人的围攻。
  10. 造句 黄三霸四十来岁,面目粗疏,全身肌肉暴起,发髯卷曲,双眼圆睁,从颧骨咧开一直延伸到下巴的大疤痕,让人看了逾发胆战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