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íng
  • yìng
  • xu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ù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成语出处:《北史·崔赜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求学等

繁体字形:聚螢暎雪

英文翻译:Gathering fireflies and reflecting snow

聚萤映雪的意思

聚:1.聚集:聚会。聚沙成塔。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商量。明天星期日,咱们找个地方聚聚。2.姓。

萤: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种类很多,通称萤火虫。

映:1.照:炉火把他的脸映得通红。映射。2.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新片上映。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成语评论

聚萤映雪”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但它的故事其实特别接地气。比如,小张为了准备考试,每天晚上用手机屏幕的微弱光线复习到深夜,朋友调侃他:“你这是现代版‘聚萤映雪’啊!”小张却笑着说:“古人靠萤火虫和雪光读书,我现在好歹有充电宝,算不算升级版?”你看,环境再差,想学习的人总能找到办法。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凿壁偷光’有啥区别?”其实两者都夸人勤奋,但场景不同。“凿壁偷光”是主动创造条件,比如蹭邻居家的灯光;而“聚萤映雪”更像是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自然条件。比如老李在工地上干活,午休时借着水泥地上的反光看图纸,工友说他这是“工地版映雪”,倒也挺贴切。

我常想,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不挑条件”的劲头。现在的学生抱怨图书馆座位不够、台灯不够亮,可你看小王,在地铁通勤时用kindle看专业文献,屏幕调到最暗省电模式,邻座阿姨还以为是新型游戏机。这种“能学一点是一点”的态度,才是真正的“聚萤”精神。

有次在山区支教,遇到个孩子特别触动我。他家没通电,每天放学后蹲在村委会门口,借着LED宣传屏的蓝光写作业。村干部说这孩子“把广告屏当书桌”,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映雪”吗?后来我们给他送了太阳能充电台灯,但他那种抓住每分光明学习的习惯,反而成了全班榜样。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环境的重要性。古人要等夏天才有萤火虫,冬天才有积雪,现代人却能随时开灯——但便利条件多了,专注力反而容易被分散。就像小美总抱怨加班没时间学习,可刷短视频三小时不嫌累。或许我们缺的不是“光”,而是像古人那样纯粹的学习欲望。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公园里晨练的大爷举着手机听有声书,菜市场老板娘在扫码支付的间隙背单词。这些看似零碎的学习方式,如果用“聚萤映雪”的眼光来看,何尝不是新时代的智慧?毕竟萤火虫的光再微弱,积少成多也能照亮书本;现代人再忙,碎片时间拼起来也能学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