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g
  • yíng
  • yìng
  • xu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繁体字形:囊螢暎雪

英文翻译:read by the light of bagged fireflies or the reflected light of snow

囊萤映雪的意思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萤: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种类很多,通称萤火虫。

映:1.照:炉火把他的脸映得通红。映射。2.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新片上映。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成语评论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古代的故事,但放到今天还能用吗?举个例子,小张是个普通上班族,白天忙得脚不沾地,晚上却坚持用手机软件学英语。有人问他:“地铁上这么吵,你看得进去吗?”他笑着指指耳机:“现在不用抓萤火虫,也不用蹲雪地,但抓住碎片时间的精神没变啊。”你看,现代版的“囊萤映雪”不就藏在我们的日常里?

为什么古人要强调这么艰苦的学习方式呢?其实核心在“主动创造机会”四个字。比如程序员老王,他每天通勤两小时,别人刷短视频的时间,他用kindle啃完了三本专业书。有同事觉得奇怪:“公司又没要求考证,这么拼图什么?”老王却说:“就像古人没灯自己找光,现代人没时间就得自己造时间。”这种主动性,才是成语流传千年的关键。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条件这么好,还需要这种苦哈哈的学习方式吗?看大学生小林就明白了。她备战考研时,把手机壁纸换成单词表,刷牙时听公开课,连健身房的跑步机屏幕都调成知识点。室友开玩笑说:“你这是现代版'映雪'吧?”小林认真道:“环境从来不是限制,想学的人总会找到自己的'萤火虫'。”原来,成语传递的不是具体方法,而是突破困境的智慧。

我常想,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转化视角”。就像外卖小哥阿强,等餐间隙用语音笔记整理客户反馈,两年后自己开了餐饮店。有人夸他运气好,他却说:“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把别人眼中的'等待时间'变成了'准备时间'。”这种把劣势转为优势的能力,或许才是“囊萤映雪”在新时代的注解。

当我们在咖啡馆看见年轻人边喝拿铁边写代码,在公园长椅发现老人用平板电脑学绘画,这些场景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学习的本质从来不是环境优劣,而是心中是否燃着那簇不灭的“萤火”。工具在变,介质在变,但人类突破限制、追求进步的那股劲头,始终鲜活如初。

囊萤映雪的造句

  1. 造句 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2. 造句 穷并不能消磨我们求学的意志,即使囊萤映雪,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3. 造句 囊萤映雪勤学苦,劝学不渝志高扬;出师一表诉丹心,肩膺重任复兴襄;论语懿德行百善,不朽青史载五千;文化荟萃竞美妍,华夏壮丽满园春!
  4. 造句 囊萤映雪艰苦历,韦编三绝学富五;勤敏敬业忠本职,熟读百卷知书礼;奋发图强立大志,孜孜不倦创佳绩;修身律己扬正气,文明千古芳百世。
  5. 造句 “古有囊萤映雪,今有映月读书,我觉得。
  6. 造句 正是,我等欲效古人囊萤映雪,发愤苦读。
  7. 造句 老师也常说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的怪诞理论。
  8. 造句 什么叫披星戴月,什么叫囊萤映雪,我总算明白了。
  9. 造句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
  10. 造句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