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g
  • yíng
  • zhào
  • s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g yíng zhào shū

成语解释: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成语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繁体字形:囊螢炤讀

英文翻译:read by the light of fireflies

囊萤照读的意思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萤: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种类很多,通称萤火虫。

照:1.照射:日照。阳光照在窗台上。用手电筒照一照。2.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照镜子。湖面如镜,把岸上的树木照得清清楚楚。3.拍摄(相片、电影):这张相片照得很好。4.相片:小照。玉照。5.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照。护照。牌照。取缔无照摊贩。6.照料:照管。照应。7.通知:关照。照会。8.比照:查照。对照。9.知晓;明白:心照不宣。10.姓。

读:[dú]字的念法;读音:异读。“长”字有两读。[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成语评论

囊萤照读”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到底怎么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李备考时突然停电,他居然摸黑用手机背单词,朋友调侃道:“你这真是现代版‘囊萤照读’啊!”这个场景里,手机屏幕的光就像古人用的萤火虫,虽然条件困难,但学习劲头丝毫不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萤火虫照明读书的故事能流传千年?其实核心不在照明工具,而在传递“主动突破困境”的精神。就像现在很多山区孩子走几里山路去上学,他们和车胤(成语主人公)面对的是相似的命题——当客观条件不足时,是放弃还是想办法?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反差感”。萤火虫的光明明微弱得可怜,却偏偏要用来做读书这样需要专注的事。这让我联想到现代人总抱怨“没大块时间学习”,其实利用通勤时听播客、排队时背单词,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囊萤”智慧?

另一个常见疑问是:现在有台灯和电子书了,这种精神还有意义吗?观察身边那些持续成长的人就会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囊萤”式的特质——不是刻意吃苦,而是把学习变成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厨师,每天雷打不动研究新菜谱,案头永远摆着翻旧的烹饪书。

或许我们不必真的去找萤火虫,但那种“创造条件也要成长”的劲头永远不会过时。当你在咖啡店看到有人专心看书,在地铁里瞥见年轻人戴着耳机学外语,这些画面都在延续着同一种精神血脉。关键不在于照明方式,而在于心里是否始终亮着那盏求知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