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ěi
  • yán
  • x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ěi yán bù xìn

成语解释: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美言不信

英文翻译:a beautiful word is not true

美言不信的意思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舒展开。2.古同“”,表白。

成语评论

美言不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对吧?漂亮的话为什么反而不可信呢?咱们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假设你刚换了个新发型,朋友一见面就夸张地说“你这发型简直像明星一样!绝对能上杂志封面!”这时候你可能会心里嘀咕:“他说得这么夸张,是真的觉得好看,还是单纯在哄我开心?”这种场景就是“美言不信”的典型体现——过度的赞美反而让人怀疑真实性。

为什么人们会对“美言”产生警惕呢?其实这和人性有关。心理学家发现,当赞美超出合理范围时,大脑会自动触发“目的探测器”:对方是不是想讨好我?背后有没有隐藏的请求?比如房产中介热情介绍“这套房子风水旺财、学区无敌,错过一定后悔”,买家反而会更谨慎地核实信息,因为过度美化的描述容易掩盖缺陷。

那我们应该完全拒绝赞美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区分“真诚认可”和“刻意奉承”。比如同事对你说:“这次方案的数据分析部分特别扎实,能教教我怎么做吗?”这种具体且有事实支撑的夸奖,就比空洞的“你太厉害了”更有可信度。学会用细节验证美言的真实性,就像吃西瓜前先敲一敲听声音——清脆的响动比单纯看颜色更能判断成熟度。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传统文化中早有印证。《道德经》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真实的信息往往朴素直接,而华丽的包装可能需要警惕。现代人刷短视频时应该深有体会——那些用“惊天秘密!”“改变命运!”做标题的内容,点进去经常是夸大其词的广告,这就是成语在数字时代的鲜活案例。

个人认为,“美言不信”更像是一种生存智慧而非悲观论调。它不否定世界存在美好,而是教会我们在接收信息时保持清醒。就像品茶高手不会因包装盒镶金边就认为茶叶顶级,真正的好茶要靠香气和回甘来证明。下次再听到特别动听的话时,不妨带着这份智慧微微一笑:“谢谢夸奖,不过咱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话说回来,语言本身就像调色板,关键看使用者如何调配。真诚的赞美能点亮人际关系,但加上“目的性滤镜”就会失真。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做这样的人:少用浮夸的形容词,多描述具体事实——比如把“你这篇文章完美无缺”换成“第三段的案例让我想到工作中类似的情况”。这样既传递了认可,又避开了“美言不信”的陷阱。

美言不信的造句

  1. 造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2. 造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3. 造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 
  4. 造句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 造句 联系社会态势,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者之言往往是不求浮辞之美的,把握的是自然不伪、平实不欺的诚信原则。
  6. 造句 你真会说话,不过我听姥姥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越漂亮的话越不能相信,我姥姥说的对吗?
  7. 造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8. 造句 正直的人喜欢真诚,憎恶虚伪;狡诈的人疏远真诚,亲近虚伪。狡诈的人美言不信,把欺骗当作宝;正直得人信言不美,把真诚当作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