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ěi
  • jiào
  • g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ěi jiào bù gǎi

成语解释: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指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繁体字形:纍教不改

英文翻译:refuse to mend one 's ways despite repeated admonition

累教不改的意思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教:[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成语评论

累教不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被多次教育却依然不改正错误的人。比如班里有个总是不交作业的学生,老师找他谈话、发短信提醒、甚至联系家长,但他依然每天空着手来上课。这时候班主任可能摇头叹气:“这孩子真是累教不改啊!”

为什么会有人屡教不改呢?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像总在会议上迟到的同事,总以为迟到五分钟没关系,直到因此错过重要项目分配,才追悔莫及。这提醒我们,有时候改变需要外界的现实反馈,而不只是口头劝说。

在家庭场景中也能找到典型例子。有个母亲向我诉苦,说她上初中的儿子每天熬夜玩手机,视力从1.5降到了0.6。虽然没收过三部手机,孩子总能找到旧手机继续玩。这种情况下的“累教不改”,往往需要家长改变沟通方式——与其单纯禁止,不如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看近视手术的真实案例。

有意思的是,有些看似固执的行为背后藏着深层需求。我邻居家的狗总是半夜乱叫,主人试过训犬课、止吠器都没用。后来发现是院子里的流浪猫触发了它的领地意识,安装防猫围栏后问题迎刃而解。这说明找到问题根源,比反复纠正表面行为更重要。

面对累教不改的情况,与其陷入“说教-反抗”的恶性循环,不如换个角度观察。就像打不开的罐头瓶,与其继续使蛮力,不如试试用热水冲瓶盖。当我们用更包容的心态理解对方的处境,用更灵活的方法创造改变条件,很多看似顽固的问题其实都有解开的可能。

累教不改的造句

  1. 造句 批评你多次了,你怎么还是累教不改!
  2. 造句 可恨自己累教不改,还是上了这妖女的当。
  3. 造句 每次都是这样,虚心接受却累教不改,老夫嘴皮子都磨破了,你倒只是当成耳旁风。
  4. 造句 不按时出工的,一律处以鞭刑;连续三次累教不改的,一律斩首。
  5. 造句 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他们被判处无期和有期徒刑等,特别是它们系累犯且累教不改,加之涉案金额及情节严重,遂依法从严判决。
  6. 造句 谁叫你在这里抽烟,整个基地内只要抽烟都会被重罚,你累教不改早晚会被抓住。
  7. 造句 赵振东是甘肃大户赵家当代家主的庶子,从小活泼好动,喜武厌文,经常从私塾里逃学,并且累教不改,他父亲也就是赵剑寒的爷爷非常不高兴,很早就把他赶出家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