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o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成语出处:《晋书 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改正错误
繁体字形:矯邪歸正
英文翻译:forsake heresy and return to the truth
矫:[jiǎo]1.把弯曲的弄直;纠正:矫正。2.强壮;勇敢:矫健。3.假托:矫命。[jiáo]〔矫情〕〈方〉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别太矫。情(qing)。
邪:[xié]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5.古同“斜”。[yé]古同“耶”,疑问词。[yá]古同“玡”,琅玡山。[yú]古同“餘”。[xú]古同“徐”,缓慢。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矫邪归正”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很实在——就是让人从错误的路上回头,重新走对的方向。比如有个年轻人沉迷游戏,耽误了学业,后来他主动卸载游戏软件,每天制定学习计划,朋友夸他:“你这真是矫邪归正了!”这里的关键在于,改变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自己意识到问题后主动调整。
有人可能会问:矫邪归正只能用在个人行为上吗?当然不是!比如一家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产品质量,后来因为客户投诉决定重新优化生产线,这也算“矫邪归正”。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愿意直面问题并修正,这个词就能派上用场。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以前总爱抄作业,考试全靠蒙混过关。某天他突然对同桌说:“我决定自己写作业,哪怕错得多也要搞懂。”这种从“应付”到“认真”的转变,就是典型的矫邪归正。这时候可能有人疑惑:这种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吗?其实不一定,就像开关灯一样,真正的决心往往能让人瞬间清醒。
个人认为,矫邪归正最难的不是“改”,而是“认”。很多人知道自己有问题,但碍于面子或习惯,宁愿继续错下去。比如邻居王叔抽烟二十年,直到体检报告显示肺部阴影才戒掉。如果早点承认危害,或许能少受点罪。所以,“承认需要改变”反而比改变本身更需要勇气。
最后一个问题:矫邪归正需要别人帮忙吗?这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学生作弊,可能需要老师引导他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但如果有人家暴后想悔改,光靠外人劝说是没用的,必须自己从内心重建对他人尊重的认知。外界推动能提供契机,但持续的改变终究要靠内生动力。
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矫邪归正的机会。那个总爱打断别人说话的朋友开始学会倾听,那个习惯熬夜的同事开始调整作息,甚至小区里乱扔垃圾的住户默默带上了环保袋——这些细微的转变,都在默默印证着:无论过去如何,我们永远有机会让明天比今天更好。